我自己對JUPAS的感覺:大學不是職業訓練局
很多同學在面對大學各種各樣的選擇,可能是無所適從,感到無從入手,然後難免會人云亦云,誤入歧途。事實上,收
得高不代表(畢業時)出路好,多人選不代表適合你,在留
意薪金、收分、大學名牌效應外,大家可以認真考慮一下你
的興趣。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你有錢買熊掌不代表你需要熊
掌,可能你的身體更需要不飽和脂肪酸,明目明目,看清自
己的需要。
假如你進了環球金融,日後當一個秒秒中幾百萬上落,你是
否真的能承受那種壓力呢?
假如你進了Account,BIG 4的數字人生是否
能讓你的人生無憾?
假如你進了BBA(LAW),希望日後能在商場中發財,
錢是否你的真正希望呢?
留意BBA(LAW)並非如傳說中神奇,讀BBA也不代
表你一定能在商界立足。主宰大家命運的,主要還是大家的
個人素質問題。因為BBA收得高,所以有相對高素質的人
,他們的出路也好;但低素質的人進了去,出路一樣不好;
反之,具備進BBA的素質的人,你在其他領域也可以有所
發揮。
我自己的感覺是,並不是BBA的課程提升了學生的個人素
質,而是能進BBA的人本身就有一定的個人素質。路遙知
馬力,既然自己是有料的,何必對自己如此沒自信,反而人
云亦云,怕進不了BBA在商場上的起步會落後,追不上來
?(況且商場並不是唯一出路,香港也不是唯一戰場)
有人說:要將大學 講開d人個個話讀business都幾灰[]
有d人根本就唔係果類ge人又走去讀BBA(例如果d中意自己坐係房自己做野果d人) 所以我都冇乜揀BBA I had chosen history last year. Which university?
Be frank to say, 性格決定命運
學識都係其次, 講真 business的野,你想讀有咩難?
hku的Finance courses開唔少subclass下
science, eng 果D都可以讀, 要有這方知識並不是無可能
大學生,supposed係有 critical thinking 的人
雖然我目前都無乜
[ 本帖最後由 Zend 於 20-12-2008 02:19 編輯 ] 大學雖然不是職訓局,但某些屬於專業的職業卻需要通過大學的課程才得認可的資格. 所以,也不能說大學不是職訓局.
"天生我才必有用",人各有其comparative advantage去做佢有興趣又有才華的事.可惜,香港只有經濟金融最受推崇. 政府曾經想過發展創意工業&科技,最後無疾而終,這是社會的錯. 一個海嘯搞到銀行銀彈短缺,信貸收縮,創業又甚艱難. 盲目選科,可能是自毀前程,但亦需要面對現實. 在有謀生威脅的前提下,還有什麼資格談興趣?
大學3年的學習,不必要跟將來擇業有關聯,不過,沒有目標,就沒有推動力,人就只會倒退,不斷退而求其次. 會考,我地會為14分努力. 高考,我地會為入學條件/選科努力. 進了大學,有人竟為合格"出下力". 言而,合格根本不是難事. 反正好一張證書,不好也是一張證書. 君不見幾多大學生撻皮喪玩虛度歲月?
幾十年前的香港,只得寥寥可數幾間大學,可以想像得到當時競爭有幾激烈. 如果濟得進大學,已經光宗耀祖,如果還不把握這幾年珍貴的機會,取得專門職業所需資格,那麼跟沒進大學有什麼分別. 物以罕為貴,今時今日,大學d位多到,乜人都入倒. 就算修讀BBA,E&F,Acct,都要想方法突圍. 既然如此,為何不揀自己更能發揮既學科?
今時今日,大學生很多,差劣的大學生也很多,如何在這群人中突出自己的能力,相信比憑學科證明自己突出更重要. 興趣/才華 是決定你能否在你學科中突出自己的工具. 要證明自己有能力,或想得到某方面的知識,不必要全身濟進去片過. 如Zend所說,可以take些course黎玩玩,順便屈走佢條A,何樂而不為? XD
[ 本帖最後由 【YU】 於 21-12-2008 12:51 編輯 ] 爺的意見, 後輩的要多多聆聽同學習啊[] 我唔知自己對law有無興趣,有咩方法測試到 版主你加成32分比人 [] [] wt
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