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 發表於 26-10-2009 12:14:39

[今日香港] 施政報告 X 回應訴求 @ 周周通通識(第四回)

目的:
一齊學習/討論/分享通識科學習心得



上課時間/地點:
時間:逢星期一會有新課題
地點:香港 -> 樂古道 -> 休閒 -> 334高中學區



學費:
全免



開始上課




本次課題+課文:
[今日香港] 施政報告 X 回應訴求

【明報專訊】特首曾蔭權(http://news.sina.com.hk/images/08_img1.gif相關)10月14日發表其任內第5份《2009-10施政報告》,題為「羣策創新天」。當中扭轉中環商業發展為主的概念,提出保留歷史和提供優質空間,透過降低發展密度及活化歷史建築,回應社會訴求﹕

.把1969年建成、現由政府部門使用的美利大廈改為有逾300房間的酒店
.1950年代建成的政府總部建築群中,活化較有歷史價值的政府合署中座及東座為律政司辦公室,西座則拆卸作公園,雪廠街附近擬納入勾地表供建商廈,但會限制發展密度
.國際金融中心(IFC)對出兩幅地皮,發展建議由兩座寫字樓或酒店改為文化樞紐、零售等多個用途,高限亦由30層減至15層
.中環街市剔出勾地表,交由市建局活化為「城市綠洲」,設天台花園,打造成紐約中央公園般市區休憩去處
.終審法院遷至立會大樓後空置的法定古蹟法國傳道會大樓,保育方式會諮詢公眾
.中區警署建築群由馬會活化作藝術表演場地.保留前身為中央書院的前荷李活道警察宿舍兩幢宿舍,活化作創意產業用途

測量師相信,政府整體會損失逾百億元賣地收入,亦無法滿足中環對甲級寫字樓的需求,「相信未來數年的中環寫字樓呎租會繼續上升」。

城規會及古物諮詢委員會成員吳祖南形容措施「懸崖勒馬」,但直言新安排只能減慢中環通風、空氣污染等問題惡化,「要配合私人市場重建、限制發水樓等,否則措施作用將化於無形」。

──〈保育綠化 中環大變身〉,《明報》,2009.10.15



其他概念:
施政報告(Policy Address)
社會發展(social development)
訴求(demand)



功課(討論):
1. 施政報告有關保育中環的措施內容,回應了社會什麼訴求?


2. 試從以下持份者的利益,估計措施可能引起的爭議﹕政府、中環居民、地產商、環保及保育團體、租用中環寫字樓的商業機構。


3. 假如你是曾蔭權,你會否因為上述爭議而修改保育措施?為什麼?



資料來源:
明報2009年10月19日 D11版



昔日課題:
[個人成長] 學生網上親熱片 兩事主遭「起底」 @5-10-2009

[全球化] 朝鮮棄核路仍遠@12-10-2009

[個人成長] 溫總道歉 感動網民 @ 19-10-2009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今日香港] 施政報告 X 回應訴求 @ 周周通通識(第四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