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风云2》,这才是“新画面”
风云2就要上映了,粉丝们一定很激动吧,最近看到一个很牛逼的分析风云2的帖子,转给大家看看吧http://i3.6.cn/cvbnm/24/7f/c8/e57a6be99954064d0eb5dc1bd9c703b1.jpg
“绝心”(谢霆锋)飞脚定格、匾额迸裂,背景众人简洁为黑影;“聂风”(郑伊健)弹射出剑、魔神上身,敌人粉碎为结晶;“步惊云”(郭富城)剑挥泪滴、惊涛骇浪,“悲痛莫名”就这样被反弹破解……100分钟只有200句台词,其余都是如上所述实打实的武打、特技、冲击再冲击——相比老谋子《三枪拍案惊奇》里以“红男绿女”的视觉刺激和赵本山斗鸡眼为噱头的视觉谄媚,或许《风云2》所带来的特效奇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画面”。
12年前《风云雄霸天下》,当时还以广告为主业的先涛数码用550个镜头、拍了40分钟的特技,就足以让并没有浓厚漫画熏陶的内地观众,迷醉于各种武侠招数的大银幕呈现,白衣郑伊健的风中飘逸,卷发郭富城的房檐沉思,完美地把青春偶像与特效结合在一起。12年后,市场竞争激烈,特技飞速进步,比两位主演更“青春”更“偶像”的明星迭出,《风云2》在今年的贺岁档里能卖什么?看完全片,惊喜取代了担忧——卖点就是诚意十足的视觉特效,彭氏兄弟用16个月、8000多万元打磨出的特效将让《风云2》成为贺岁档里最养眼的影片。
http://i3.6.cn/cvbnm/6a/07/ba/5c18988ba76ca3cc60d05405533693e1.jpg
无疑它是目前为止,用大银幕呈现漫画,水平最高的一次。这不仅是将漫画效果如实呈现,如“无名”(何家劲)的绝技“万剑归宗”,万剑从被气运催动,拔出地面、悬浮空中到颤动发射,剑网与“绝无神”(任达华)神功胶着抗衡等,几乎是以一格格漫画为分镜头蓝本精准实现;更难得的,整部影片通过画面、色调、甚至快慢结合的镜头节奏找到了电影这个载体演绎下的独有风格,如“绝心”秒杀众武林门派一段画面直接变成速写剪影风格,“风云”联手抗击“绝无神”则运用特写和慢镜把大战打造为一场雕塑造型艺术。相比之前新加坡放映时所说的“武侠版《哈利波特》”,个人觉得其气质更接近《斯巴达300勇士》和《守望者》,这三部同是基于漫画改编的电影,成功之处就在于最大限度地将平面的漫画语言立体化为声光影像,忠于又高于原著的创作出自己的风格——而《风云2》的风格就是,“酷”。
http://i3.6.cn/cvbnm/ae/34/49/dfd661aa07b96592d88ab3bd765d35bd.jpg
经过四五年的淬炼,国内贺岁档竞争开始趋向理性化和专业化,标志就是早年靠吹嘘多少投资拷贝、多少大牌加盟的“脑白金”风格的“脑白金”大片日渐衰弱,侧重好故事或好技术的类型片会越来越得到观众认可,60块钱,要么是一碗心灵鸡汤,要么来一次感官刺激。后一种,很有可能在你看到郑伊健皮肤惨白、瞳孔狭长、魔眼张开、鳞片凸显时达到高潮——“麒麟兽”牌伊面可是十二年前的粉丝们能想到的?
http://i3.6.cn/cvbnm/9c/ab/bc/02a2764d710d9d099cd2dc0fa5f14899.jpg
最后,请允许再花痴地赞一下影片中的造型,摆脱了《投名状》里灰头土脸和破衣烂衫,奚仲文并没有用花哨的颜色幼稚地解读漫画人物,据说是考虑到影片里大半以蓝幕为背景拍摄,服装颜色尽力避免蓝、绿,但所选择的红色等被刻意做旧,显出江湖厮杀的风尘仆仆。“风云”的战袍为了既飘逸又有质感,用特殊的布料做出皮子状,还加了盔甲,怪不得怎么看怎么性感,原来是制服的诱惑……
十二年没有白等——请自觉忽略期间何润东泡面头版《风云》——也庆幸还是郭富城、郑伊健演“风”和“云”,特技不能遮掩岁月在他们身上留下的痕迹,正因为此,当被新颖画面震撼的同时,记忆中的《风云》才并没有远去。
原帖在这里http://celiachen001.blog.163.com/blog/static/12188432320091030103951307/
转个贴子,《風雲2》:华语漫画电影的新突破
在朋友的博客里看到了风云2的帖子,写的很不错,让我越来越期待的想看风云了原帖地址是: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507e9b0100fzq4.html
记得在《风云2》的一个发布会上,任达华谈及拍摄感受时,不禁感慨:“这是香港电影的新坐标!”之后又陆续看了几款预告片,刚劲雄奇的视觉效果更让人充满遐想。直到日前有幸提前观看了该片,终于对任达华的那句评价有了踏实的认知。从某种程度上说,说《风云2》是“香港电影的新坐标”相当准确。这首先得益于彭氏兄弟最初对该片的理性切入——对于影迷来说,对《风云》的故事不能说是耳熟能详,也大都能了解个大概,因此彭氏兄弟索性放弃了对故事的重新雕琢,把全部力量都集中到影片的视觉效果上来。“全绿幕拍摄”、“耗资八千万”、“一千多个特效镜头”,得以最终化作了大银幕上的绚烂图景。
之前一直觉得,如今中国观众的口味和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已经被越来越容易看到的好莱坞大片浸淫得胃口娇惯,对于华语电影在特效方面从来就信心不大,期待也不大。所以这一指标在数量上的超越,对彭氏兄弟来说应该是危险系数很高的冒险行为。这哥俩只有在细节、节奏、以及新意上都有出色发挥,才可能挽回局面。而《风云2》最开头的五分钟,就让观者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无名在与绝无神大战时使出了必杀技“万剑归宗”,彭氏兄弟在原著漫画的基础上,做了更为震撼的渲染,整个过程张弛有度,动静相宜,最后万剑齐发,如山崩海啸,银蛇乱舞,视觉冲击力极强,这套堪称中国武侠史上的绝顶剑术,第一次在大银幕上得到了完美的再现。
在此后的100多分钟里,影片所呈现的视效冲击一浪接着一浪,从来没停止过,片中多个故事场景的背景处理也都全是电脑制作完成,高山大河,小桥流水,一应俱全。而且相比真实的自然景观,多了一些壮丽雄奇的神话色彩。最终入魔的聂风和步惊云的决斗,掀起了影片最后的高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聂风入魔时眼睛的变化,黄绿色的眼球,苍白的皮肤,时不时隐现的鳞片,在细腻的特效下,呈现得真实而生动,让人不寒而栗。
此前有媒体报道说《风云2》全片只有两百句台词,虽然没仔细数过,但估计这个数字并没有过分夸张。没看过原著漫画,这两兄弟有可能是照搬了原著的台词。不过单就故事来说,一部台词少的电影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对于《风云2》来说同样如此,仔细估算,全片加一起一共只有五个关键故事情境:无名和绝无神的大战;受挫的步惊云和聂风去寻求御敌之道;聂风入魔,无名教授步惊云;两人击败绝无神;兄弟残杀。由于脉络清晰简洁,因此影片也没有必要采用大段的台词渲染,动作和特效的叙事才是导演着重描述的重点。
十年后的郑伊健和郭富城在更先进的制作包装下,甚至显得更为英姿勃发,只不过经历了时间的历练,两人的眼中多少多了那么点沧桑成熟之气,显得更加稳健了一些。尤其是郑伊健,影片最后一场哭戏,让很多在场的女士动容,这种表演对于在十年前的郑伊健是难以想象的。和当年的舒淇,杨恭如相比,蔡卓妍和唐嫣的戏份没那么多,表演上发挥的空间不大,但可以说是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总体来说,《风云2》应该可以说是华语电影有史以来对港产漫画呈现得最好的一部电影,片中的很多场景都会让人直接联想到当年看漫画时的一幕一幕,对于那些当年的漫画迷来说,这个贺岁档,《风云2》应该是一份不可错过的饕餮盛宴。 都等不及要看了,快上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