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修科心得》分享文學科之心得
本帖最後由 andykwok123321 於 16-5-2010 14:32 編輯前言:文學可以說是冷門科目(在此版亦只有此帖是討論文學?)
不過我夠膽說,文學只要敢用心去讀,不用背誦太多
比起其他科目,文學只要背好課文,就背少很多了
資料 詩經寫作技巧:風、雅、頌、賦、比、興
讀文學,普遍第一課都是詩經
因此此六項頗為重要(加上,重章疊句)
當初選上文學
自然是因為對文學有些少興趣
至於能力,由於文學是高中科目,因此認識不深,無從考究
旁人說,選科要看興趣+能力
興趣可從日常生活考究,例如你是否愛看書?
或者你是否從欣賞的角度來欣賞文學作品?
能力則是較難考察
建議各位從中文和中史成績觀察一下
從而考慮是否合適選修文學
鄙人自問不才
只能理解文學科可以讓你學習到如何去賞析一篇文學作品
當中包括抒情手法,修辭手法,是否有運用賦比興?
這些都是讀一篇文學作品值得留意之處
另外
本人認為文學與中史息息相關
根據本校所訂的中國文學書
是依據朝代來教
因此,讀文學必先接觸詩經和文言文
千萬不要以為文學只教小說
或者文言文非常難學
只要多加接觸
文言文只不過是換了臉孔的白話文而已
當接觸不少文言文時,便代表你捱過一關了
若果認為對文言文有深入的認識,不妨選修文學
至於文學考試
形式將大同小異:
都會提供一篇在正規課程你未讀過的文章
和你讀過的文章加以比較
比較什麼?
當然會比較兩篇文章的相異之處,修辭和抒情手法等等
作答方法當然有所技巧
例如要不同問題分行作答,讓老師易明易改
把握時間作答,比例按分數而排序
這樣才能掌握時間,做到最好
讀文學,除了賞析文學外,更要理解作者的背景,時代背景等
因此,修讀文學和中史可以說是相輔相成
沒修讀中史的人都可以修讀文學,只不過要分心溫習背景而已
除了理解背景,更要活學活用
文學創作亦是文學科中次要的一環
佔的比重雖較讀本少
但亦是不可看輕
賞析文學能使你學習到較多的寫作手法
寫起文章時自然得心應手
若果要寫起一篇好的文章
學習前人的手法,詞彙更是不可缺少的
本人認為,文學不需背頌太多
只要理解得宜,便能如虎添翼,平步青雲
題外話:
文學和中文不盡相同
鄙人認為
文學講求欣賞,走向賞析的路線
而中文則講求實用,走向實用的路線
因此,想要理解作者背後的用意,
或者作品的較深層意義,選擇文學吧!
我的話就止於此
希望能觸起你們對文學的興趣
加深文學的認識吧
文學不困難,只在乎你是否用心去讀
給個例子
例如你考試時不懂作答
千萬不要伏在桌子上入睡
不懂便要試圖作答,試圖思考
思考的方法該從寫作手法,比興等入手
便是上乘之道也.
最後,希望這不是貽笑大方的作品吧
此乃鄙人之愚見
有問題可在此發問,懂的一概會作答!謝謝!
p.s. 《詩經‧秦風‧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遡洄從之,道阻且長;遡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淒淒,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遡洄從之,道阻且躋;遡游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遡洄從之,道阻且右;遡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有興趣的人,可在此賞析此詩,品味品味 我中文一向差
而且都冇咩興趣 嗯
可從多讀課外書入手
發掘一下興趣
若果都是不感興趣
就建議理科商科發展了 中文果d係咪好偏重表達能力? 係,高中中文會搖身一變變為填充為主
你要去猜測文章的內容等
而且文章亦實用為主
例如多年前新增綜合一科,用意可見 片 野 中 3 教 過 a0a"
中 文 冇 返 甘 上 下 真 系 掰 掰 . 主要是看其努力程度吧
天分不可易量
不努力的天才,也沒用吧 文學可以話係中文既進階版,我自問冇呢種耐性同能力
所以我都好欣賞1d文學讀得好既人,真係好強! 我也是不太懂文學的人罷了
各位沒有問題吧? 修呢科要觀察下中文同中史既成績=.=
我中文同史既成績簡直係差天共地..
中文就80幾90=.=中史就20幾30=.={100分來計算}
加上對呢科吾多認色..生物化學戈d中3都有讀過下..
興趣自然吾多有..但都想知下究竟係讀咩.........
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