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前孔子像「消失」 僅放置100日 民眾批評淪政治工具
天安門前孔子像「消失」 僅放置100日 民眾批評淪政治工具明報
2011年4月22日 星期五 05:05
【明報專訊】位於天安門 廣場東北角、國家博物館前的孔子雕像僅放置100日就告「消失」,被移入國家博物館內。香港國學家饒宗頤曾為此像題字。內地民眾對該像「來去匆匆」頗有微詞,有專家指孔子的價值觀未必適合未來的中國,也有民眾批評當局朝令夕改,孔子淪政治工具。
中國國家博物館北門前原本放置孔子像的地方昨日被一層藍色鐵板包圍,裏面只剩一堆碎石和一台切割機。保安禁止人群靠近,有路人和遊客向其詢問,他都拒絕透露任何消息。據本報獲知,孔子像從前晚11時開始拆卸,花費數小時才完成,有工作人員稱,昨晨6時,孔子雕像已經被放置在博物館內的「雕塑園」,今晨將重新對外展示,但現時「雕像園」內暫時僅有一尊孔子雕像,並無其他雕像。
移入國家博物館西側庭院
中新社引述國家博物館有關負責人稱,根據國博改擴建工程整體設計,在館內西側的南北庭院設立雕塑園,陸續為中華文化名人塑像。第一尊完成的孔子像因庭院未完工,故于今年1月11日「暫時」安放在國博北門外廣場,至昨日剛好100日。目前,雕塑園庭院已竣工,就按原定方案,將孔子塑像移至國博西側北庭院內。
孔子像高9.5米,由青銅製成,總重量約17噸,原本面向長安街,望著天安門、故宮方向,站立目視遠方,表情「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雙手合於胸前,身佩一把寶劍。雕像上「孔子」二字由香港著名國學家饒宗頤題寫。雕塑作者、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長吳為山昨日表示不方便回應事件,只稱「有事找國博」。
網民「功高震主 被雪藏」
今年1月時,《北京 晚報》曾引述國家博物館館長呂章申說,「國家博物館北門廣場的地理位置足以說明它特殊的政治與文化地位」,此處交通便利,與觀衆更加貼近,是觀衆認識國博的一個重要窗口,「經過意見徵集,最後決定豎立一個雕像,而且是一個孔子雕像。」他也認為,不應把孔子像作政治解讀,而應更多了解其文化意義。
不過,這個貼近群眾、「意義不凡」的廣場很快就就要被空置,有網民批評事件純屬「胡折騰」,吃力不討好;也有人調侃稱孔子「暫住證到期了」「功高震主,被雪藏」「原來是人才引進,現在掃地出門」。
明報記者報道
新聞來源: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10421/4/nxfg.html
其實我覺得好大程度上係D人諗多左~_~
BTW, 中國既政治真係太不明朗 先希望版主,不介意我推舊帖。因為制度是因時制宜嘛^^||
中國之大, 我沒想到我以前看漏了這個新聞呢...
現在看回那時的角度, 某程度來說, 孔子的影響力真的廣而深,
令到民眾都對這像可以提升至政治層面。
不過, 不知介不介意版主可以討一討論, 為何那時4月, 民眾會有這樣的想法?
我大概只記得2011年3月發生核電站爆發而已。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