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孖幾盲告養和 同被告名醫:問心無愧
【明報專訊】澳門居住的孖女同患上眼疾,後分別在本港兩間醫院求醫,雖然大孖獲成功治癒,但細孖疑因延遲服用口服類固醇藥物致使她幾近失明。現年20歲的細孖日前入稟高院,控告養和醫院及眼科名醫郭坤豪6年前醫療失誤。惟養和及郭昨均堅稱當日治療正確,少女入院時視力已出問題,郭更謂﹕「問心無愧!」父質疑無即時予類固醇
領有香港身分證但長居澳門的原訴「細孖」黃若希,其父黃藻逖在2007年曾接受傳媒訪問,透露2005年5月女兒患上葡萄膜炎,曾在澳門鏡湖醫院接受治療,後來帶到香港養和醫院求診。黃父指當時郭坤豪沒有即時給予女兒口服類固醇,令女兒病情延誤並轉差,至2007年時出現眼球萎縮、白內障及視網膜受損的後遺症,現時幾近失明。
大孖瑪麗服類固醇痊癒
黃父當年又說,2006年原訴的孖生胞姐同樣患上葡萄膜炎,向瑪麗醫院求醫後獲提供口服類固醇,胞姊的病情受到控制,視力無損。黃父當年指會申請法援以向院方索償,但據悉黃的法援申請在2010年被拒,而今次細孖則在沒有律師代表下親自入稟。
養和醫院副院長陳煥堂昨回應事件時強調,原訴當日患上不能確定病因的發熱和雙眼全虹膜炎(虹膜為葡萄膜其中一部分),當時已由多名不同專科醫生會診,院方已盡力做了可做的事,每個治療方案均是以病人的最佳利益出發,並不覺得當日的治療出現問題。他明白病人家屬往往是帶覑希望到醫院求診,但出現奇難雜症,不可能每次均百分百成功。
養和:治療無錯已盡力
而成為被告的郭坤豪醫生透露,原訴入院前已發燒多時但找不到原因,入院當日身體情已很差,甚至有性命危險,雙眼在法律上亦已失明,只能看到光與影。他是經原訴的主診醫生要求而加入會診,除了他之外,亦有風濕、放射、血液學等專科醫生一同會診,以找出原訴的病因。他強調原訴在澳門曾服用口服類固醇,但入院前已停服,由於恐怕原訴是免疫系統出問題或有肺癆等情出現,故不敢貿然給予口服類固醇,怕進一步影響其免疫系統。
郭強調自己「問心無愧」,指原訴的病情複雜,醫生的決定沒有錯,家屬不滿亦沒有辦法。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