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lex731 發表於 17-3-2012 01:26:29

[NDA解禁?] 全球首發 GTX680 評測 [轉貼]

本帖最後由 ※暗雲之雷※ 於 18-3-2012 12:33 編輯

680好多方面都屈7970:victory:

[打手mode]再加上7000s. driver問題多多(如:CF問題/gaming bsod/中bug等)
7970有機會降價了:lol[/打手mode]


以上文章轉貼至HKEPC
全新「Kepler」GPU微架構
NVIDIA GeForce GTX 680繪圖卡

http://www.hkepc.com/database/images/2012/03/450x338/1621204242776617920.jpg
NVIDIA 推出全新「 Kepler 」 GPU 微架構、採用 28nm 制程由 TSMC 代工的「 GK104 」繪圖核心作出反撃。首款型號將為「 GeForce GTX 680 」,全新 SMX's CUDA Core 數目高達 1536 個,並加入大量 Fixed Function 的 Hardware Block 以提升 Rasterization 、 Shading 、 Texturing 及 GPU Compute 效率,配合全新 GPU Boost 技術針對 TDP 與功耗作出動態超頻,究竟全新「 GeForce GTX 680 」能否力壓「 Radeon HD 7970 」,成為新一代高階繪圖卡霸主 !?



NVIDIA GPU Evolution

http://www.hkepc.com/database/images/2012/03/source/1620562282660323828.jpg
GPU 發展由 Fixed Fuction 、 Simple Shaders 發展至今日 Graphics Parallel Core

GPU 設計在進入 Direct X10 時代出現重大變化,由以往採用 Fixed Fuction 、 Simple Shaders 進化至 Graphics Parallel Core 設計,同時 GPU 亦不再局限於 3D 遊戲及繪圖應用,並朝向 GPGPU 通用運算發展, GPU 的用途變得更廣泛,這一年 ATI ( 及後被 AMD 併購 ) 與 NVIDIA 均朝向 Unified Shader 方向發展,但微架構理念卻各不相同。

ATI 決定選擇 VLIW 架構 (Very Long Instruction Word) 的 SIMD 架構,每組 Stream Processor Unit 內建 5 個 ALU 運算單元,稱為「 VLIW5 」微架構,這 5 個 ALU 單元並非全功能,其中 4 個 ALU 單一週期可運算 4 個 32Bit FP MAD 、 2 個 64Bit FP MUL / ADD 、 1 個 64Bit FP MAD 或是 4 個 24Bit Int MUL / ADD 指令,卻不能執行 Special Function 或 Transcendentals 指令,餘下的一個是專門化 ALU ,單一週期可處理一組 Special Function 或 Transcendentals 指令,或是 1 組 32Bit FP MAD 指令。

採用「 VLIW5 」架構好處是 5 組 ALU 運算單元能共享一組 Branch Execution Unit 、 Registers 等單元,節省電晶體使用數,減低成本、晶片功耗及提升未來擴展性。同時, ATI 希望新架構在支援 DirectX 10 規格之餘,亦能提共優勢的 DirectX 9 的遊戲性能,「 VLIW5 」架構正好能滿足 DirectX 9 需要計算像素位置參數 (XYZW) 及顏色參數 (RGB) ,需要同時處理 4 筆資料的要求。


NVIDIA PC GPU 事業群總經理 Drew Henry 分析 NVIDIA 全新 GPU 微架構的理念

NVIDIA 選擇了與 ATI 完全相異的 1D Scalar 的 MIMD 多指令多數據設計,每個 Stream Processor 僅內建 1 組全功能的 ALU ,並擁有獨立的 Branch Execution Unit 、 Registers 等,雖然 Stream Processor 所需電晶體相較對手多, ALU 數目亦較對手為低,在最高運算理論值上不及對手,簡單直接的 GPU 架構令內部單元運用效率高,不僅在 3D 性能上長期壓倒對手,同時亦有利於 GPGPU 領域發展。

為了解決此一缺點, AMD 推出了全新的「 GCN 」架構,在 SIMD 設計中加入了 MIMD 的元素,大幅提升了內部單元運用效率,令 Radeon HD 7000 系列性能大幅提升。 NVIDIA 雖然在效率上相較對手優勝, CUDA 當運算單元數目不斷增加, 1D Scalar 的 MIMD 設計相較對手的 SIMD 架構佔用更多的電晶體,為了減少 Die Size 及提升功耗性能比, NVIIDA 的 GPU 設計由單純的 MIMD 設計加入了 SIMD 單元,進入 Direct X 11 時代,兩者 GPU 微架構設計方向開始變得相近。

s15ooooo 發表於 17-3-2012 11:27:31

人家是不知暗雲大人如何處理0,0...

人家的話是不想扣分的0,0

alexalex731 發表於 17-3-2012 20:30:23

人家是不知暗雲大人如何處理0,0...

人家的話是不想扣分的0,0
s15ooooo 發表於 17-3-2012 11:27 http://www.nakuz.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希望只化為小事,扣分就行了~

咁次張680令我對nv改觀
以前我覺得nv係食電怪
560SE 336(以前既cut cost 560?)出之後
我覺得nv總算有番D有C/P既卡
可惜要雙6pin

chan011086 發表於 17-3-2012 20:49:55

雙6pin咪算好囉..你仲想點?

s15ooooo 發表於 18-3-2012 08:21:45

希望只化為小事,扣分就行了~

咁次張680令我對nv改觀
以前我覺得nv係食電怪
560SE 336(以前既cut cost 560 ...
alexalex731 發表於 17-3-2012 20:30 http://www.nakuz.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哈哈..雙6PIN好小野架喇..580同590要雙8PIN

5567 發表於 18-3-2012 10:51:03

正680@@功耗5知點呢

alexalex731 發表於 18-3-2012 12:44:13

雙6pin咪算好囉..你仲想點?
chan011086 發表於 17-3-2012 20:49 http://www.nakuz.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哈哈..雙6PIN好小野架喇..580同590要雙8PIN
s15ooooo 發表於 18-3-2012 08:21 http://www.nakuz.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因為始終仲係上一次技術
所以功耗都係高~
對於牛牛唔勁既人都係6850好(我以前都係牛廢先用6850,但係依家換左牛,等緊張卡玩唔到既game先轉)

最後唔該晒~暗雲大人~幫我編輯,而且冇扣我分:loveliness:
thx a lot~

alexalex731 發表於 18-3-2012 12:48:18

正680@@功耗5知點呢
5567 發表於 18-3-2012 10:51 http://www.nakuz.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功耗好過7970
6+6pin
而且die size只係294mm2
不過只係用左256bit
即使ram用高頻拉番
都係唔夠~~
但係都打羸左7970

s15ooooo 發表於 18-3-2012 19:07:41

功耗好過7970
6+6pin
而且die size只係294mm2
不過只係用左256bit
即使ram用高頻拉番
都係唔夠~~
但係都打 ...
alexalex731 發表於 18-3-2012 12:48 http://www.nakuz.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2GB RAM大概就是唯一的敗筆了

alexalex731 發表於 18-3-2012 19:15:45

2GB RAM大概就是唯一的敗筆了
s15ooooo 發表於 18-3-2012 19:07 http://www.nakuz.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廠商應該會出4GB vram既PCB(我估)

依家想知既反而係ASUS張680唔知會點呢
http://www.behardware.com/news/12153/asus-hd-7950-directcu-ii-fault-report.html
唔通真係仲用bigmac?
又大又..:dizzy:
頁: [1] 2
查看完整版本: [NDA解禁?] 全球首發 GTX680 評測 [轉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