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UL07 發表於 20-5-2012 20:27:42

歐冠決賽戰術分析:黃沙百戰穿金甲,破得樓蘭始還家


http://i1231.photobucket.com/albums/ee512/zonal_marking/chelsea-bayern2.jpg

120分鐘的不分勝負帶來了殘酷的點球大戰,車路士最終捧得大耳朵杯。

希基斯排出的陣容與人們預計的一樣:干坦圖出任左後衛,泰摩斯卓克出任中衛,卻奧斯後撤,梅拿首發承擔攻擊任務。

迪馬堤奧的首發名單裏則出現了一個讓人驚訝的名字——貝特蘭得到了歐冠首秀的機會,他佔據了中場左翼的位置,而馬路達則留在替補席裏。

技戰術方面的爭鬥並沒有真的按照車路士想要的方式來進行——不過點球大戰的結果倒是如他們所願。

控球

跟想像中的一樣,拜仁控球占了上風,但是他們上半場的優勢比賽前預測的60-65%要稍微低一些。奇怪的是,如果這個數字上昇的話,車路士的攻擊才會更加危險——但拜仁並沒有在向對方後場的前進中投入大量兵力,也沒有施加太大的壓力,因此車路士也沒有太多的反擊空間。不過,拜仁應該得到表揚的是他們的邊後衛都很注意防守,因此杜奧巴直到比賽後期才表現出了自己的威力。

中場的爭鬥

如果一方退守很深,讓另一方進攻的話,這樣的比賽一般不太會出現“中場的爭鬥”——因為退守的一方會任由對方掌控比賽,祗是集中精力於尋找對方防線後的空間。

然而,這場比賽有些微的不同。迪馬堤奧使用的是4-2-3-1,而不是對陣巴塞羅那時候的4-3-3(不過,考慮到車路士多數時間內處於無球狀態,實際的陣型分別是4-4-1-1和4-5-1),這一點很關鍵。美利拉斯的缺陣讓迪馬堤奧手中防守為主的三中場只剩下兩人:林柏特和米基爾。胡安-馬達的位置更靠前,他位於10號位置,只能承擔一部分的防守任務。

馬達並沒有致力於防守拜仁的中場球員,這有兩個原因。首先,卻奧斯和舒韋恩史迪加的流暢性讓他有些吃力——如果他貼近其中一位,那麽這個人就會卡住自己的位置,讓另一位前插——於是馬達經常發現自己無法在正確的時間卡住正確的人選。其次,迪馬堤奧可能告訴馬達要留在空檔裏,也就是留在他能夠接到球隨即發起反擊的位置,有點像上周末德國杯決賽中香川真司所做的那樣。然而,馬達發現很難完成這個任務,而且拜仁的邊衛也一直留在很深的位置,這讓車路士的邊鋒無法發起快速反擊,因此藍軍的攻防轉換並不是非常有效。

http://i1.hoopchina.com.cn/blogfile/201205/20/133748366789220.png

梅拿

梅拿是全場比賽的關鍵人物。正如前瞻中提到的那樣,梅拿在作為10號球員的時候,他傾向於游移到右邊。這大概也是為什麽迪馬特奧在左邊翼選擇了側重於防守的球員,這是為了給艾殊利高爾更多的保護,尤其是在梅拿想要越過他的時候。

但是儘管梅拿位於中路偏右,他並不需要真的移到右邊鋒的位置,因為他已經找到了可以發揮作用的空間。由於林伯特的位置比米基爾稍微靠前一點點,這也就形成了車路士陣中最大的空間,對梅拿來說再完美不過了,於是他選擇持續地在林伯特身後拿球。

http://i3.hoopchina.com.cn/blogfile/201205/20/133748367094343.png

於是,車路士同時遇到了兩個難題:1. 中場深處的兩名球員之一有些冒進地前插;2. 梅拿得到了空間,這時藍軍就顯得特別脆弱。比如說上半場有一次,米基爾被梅拿拖離了位置,他留下的空間就失去了保護,因此舒韋恩史迪加得以迅速前壓,在中間偏左的位置得到了一次機會。

貝特蘭的另一個任務是幫助高爾防守洛賓,他完成的不錯。荷蘭人在120分鐘之內大概完成了15腳射門,比車路士全隊加起來還要多,但是大部分都來自於他失去平衡或者被一堆車路士球員圍剿的時候。車路士封堵射門的能力令人瞠目結舌——他們擋住了拜仁43次射門中的一半,這也部分歸功於藍軍防線收縮得很狹窄。

http://i1.hoopchina.com.cn/blogfile/201205/20/133748367366207.png

攻防轉換

不過,車路士在進攻意識方面其實並沒有找對路——馬達很難發起反擊,杜奧巴則雙拳難敵四手,當他游移到邊路試圖利用自己強於拿姆的空中優勢時,右路的長傳又沒有什麽準頭。車路士一直到最後時刻才贏得了一次角球,因此也沒能在定位球上創造出機會,而施治的長傳又往往被杜奧巴身前的泰摩斯卓克得到,而保定在補位上也做的很好。

比賽並沒有什麽技戰術方面的進展——在拜仁進球之前,場上唯一的一次換人是車路士方面用馬盧達替下伯特蘭德,這看起來應該是出於體力方面的考慮,車路士的陣型並沒有發生變化。

進球

但是梅拿變得越來越關鍵。除了插入對方陣型的空檔之外,他還持續地出現在遠門柱處找科爾的麻煩。在他進球之前的大概20分鐘內,梅拿有五次出現在相同的位置,而且還讓米基爾在車路士左後方的位置因情急之下的鏟球而吃了一張黃牌。從戰術角度來看,梅拿是本場比賽的關鍵人物,他本來應該是贏球的一方。

雙方主帥都在拜仁1-0領先之後做出了換人。迪馬堤奧打算孤注一擲——他用托利斯換下了卡勞,這時的車路士已經拋棄了陣型,打算在最後時刻用雙前鋒放手一搏,這種做法有些絕望,但也非常容易理解。藍軍看起來進球丟球的可能性都很大,但是在他們全場獲得的唯一一個角球裏,杜奧巴以一記精彩的頭球讓球隊起死回生。

希基斯對車路士的調整也做出了反應,他又派上了一位防守球員——雲拜頓替下了梅拿,給拜仁的後防線增加了空中優勢。跟車路士的換人一樣,這也祗是在最後的五分鐘給最需要的區域加大了兵力。

加時賽

祗是,比賽在五分鐘後並沒有結束——車路士唯一的一次角球機會讓杜奧巴扳平比分,也把比賽拖入了加時。

http://i3.hoopchina.com.cn/blogfile/201205/20/133748367589374.png

因此,兩位主教練現在就必須要把陣型調整一下了。對希基斯來說要容易些:泰摩斯卓克可以前移至卻奧斯的位置,這樣卻奧斯就可以前移至梅拿之前的位置,這樣拜仁的陣型就跟開場時候差不多了。然而,沒有了梅拿聰明的跑位,他們攻擊的威力小了許多。

迪馬堤奧的情況要艱難些——他想保持一樣的陣型,但是場上卻有兩名前鋒。不過,他並沒有讓杜奧巴或者托利斯去右邊鋒的位置(或者換上埃辛去右路),而是讓兩位前鋒通過換位而輪流防守右翼。然而,這個方法讓車路士的右路看起來有些彆扭,而且杜奧巴對列貝利的那次有些笨拙的鏟球還被判了點球,結果洛賓卻沒能將球罰進。

車路士差點就為迪馬堤奧拒絕派上防守型球員而付出代價——希基斯在拜仁進球後決定換人加強防守,而車路士扳平時迪馬堤奧卻繼續讓兩名前鋒都留在場上。他一定曾經想過要換下杜奧巴——然而最後還是科特迪瓦前鋒打入了制勝的點球。

http://i1.hoopchina.com.cn/blogfile/201205/20/133748367871401.png

結論

儘管輸掉了比賽,但拜仁卻是戰術方面的贏家。他們兩位拖後中場的流動性持續地創造著好機會,而梅拿的跑位則一直讓車路士頭疼不已卻無計可施。迪馬堤奧的球隊在防守巴薩的時候表現得更好(即使瓜迪奧拉的球隊也創造了機會),這可能是因為他們在那場比賽中多了一名後腰,並非是今晚比賽的防守人選表現得不夠好。

確實,車路士的最後一道防線無與倫比——剛剛傷愈復出的大衛-雷斯和加里-卡希爾表現得都非常出色,而艾列利高爾對威脅的嗅覺和快速反應則再一次發揮得淋漓盡緻。站在球門前的施治也送上了星級發揮,儘管米基爾並不能覆蓋住防線之前的全部空間,但他的任務也完成得勇敢剛絕。

正如歐聯杯決賽、足總杯決賽還有德國杯決賽中一樣,反應更出色的球隊最終獲勝。

http://bbs.hupu.com/3701754.html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歐冠決賽戰術分析:黃沙百戰穿金甲,破得樓蘭始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