咩時侯都係講錢...轉貼加分析...
本帖最後由 但丁1 於 18-7-2013 21:22 編輯現代社會已步入知識型經濟,現時許多工種的學歷要求已大幅調高,擁有一個大學本科學位已不再是天之驕子,現在一個本科學位,已差不多是知識型經濟下職場的入場券。現時大學學額多了,大學畢業生增加,自然在職場上的競爭也大了,引來不少人對高學歷高失業這個情況的不滿,其實這個現象在國際間也很普遍,美國早已是大學生滿街走,英國也是差不多,在亞洲的日本、南韓同樣出現了這個現象。進修一個大學學位並不便宜,同學除了要付上四年的光陰之外,更要承擔沈重的學費、生活費和學習成本,對同學和家長的擔子一點兒都不輕,當他們畢業後無法在職場一展所學,自然產生對社會不滿之情,這個情況在鄰近的經濟體已出現了,香港也開始有這個情形。
為甚麼會有這個狀況出現?不是說知識型經濟需要高學歷的人材?業界其實一直抱怨找不到人,形成這個「大學生太多,但沒有足夠大學生」的吊詭,一個原因是大學課程和社會有脫節的傾向。傳統大學教育以傳授學問、開拓新知識和引領同學思考為目標,在以前精英制的年代,這種做法可以達到預期效果。但在大學教育平民化的今天,沿用以往精英制模式便顯得吃力,當大學畢業生多了,但社會上對大學畢業生的吸收能力有限,精英制的大學畢業生依然有廣大的空間,可是其他畢業的同學便無法學以致用。
德國平治車廠就以自己的方法,來應對這個現象。平治車廠發現大學畢業生配合不了車廠的營運,於是自行培訓畢業生,甚或是在學生還是在學的時期,已為他們提供一年期的實習,目的是以企業資源來填補大學教育的不足,當然,表現優良的同學畢業後會被平治聘用。大學是歡迎將實習當成學習的一部份,同學在暑期當實習生更是無任歡迎,但說到要將職業導變成課程的一部份,不少教授都會抗拒,覺得大學教育不應該是職業培訓,然而這種思維在國際間已開始改變,未來大學教育會如何發展,值得我們關注。
根本就係錢既問題, 有陣時問題變成錢既話, 解決左個問題就係錢, 所以識解決問題既人就係人材...唔係話D老細睇小你地D年輕人, 只係你地無果種問題領悟性, 好難比錢你賺, 有左個好提案就自然有工開, 所以識諗計永遠最吃香..有幾多個係解決問題既高手呀, 你小做小見根本咩都唔知, 叫D老細點樣放心比工作你做, 比錢你賺呢...問題唔在人多定人小, 唔係學歷高同低, 而係你識唔識獻計比錢人地賺呢? 確保現有資源之下搵到更多錢..問題既答案開創性先值得你去追求, 你諗到衣種方法. 一種都令你致富!
我可以諗既計仔都已經去到盡...SOR...我已經盡左力.... 現代社會已步入知識型經濟,現時許多工種的學歷要求已大幅調高,擁有一個大學本科學位已不再是天之驕子,現 ...
但丁1 發表於 18-7-2013 21:15 http://www.nakuz.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copy人嘢就唔唔係但丁了...負評我給的 字海仲要copy:curse: 無哂個人風格 nakuz教父 但丁1 又話引退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