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夫人「軟外交」 調和中美「硬對抗」
暮春三月,中美第一夫人把臂同遊故宮,「爭妍鬥麗」,共進晚餐,友好會談,閒話教育、文化、女性、慈善、家庭,無疑將給波折不斷的中美關係,增添幾分溫馨和暖意。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也可看見國家主席習近平夫人彭麗媛踏上美利堅國土,展開「柔性外交」。這次「不談政治只說家常」式的夫人之間交往,對米歇爾來說,是第三次以美國第一夫人身分單獨出訪,在彭麗媛則是首次以第一夫人身分邀客做東。這是兩個大國的第一夫人首次在中國進行「軟外交」,也是兩國外交新嘗試、新突破。
當前的中美關係確實充滿波折。美方部署重返亞洲,在釣魚島、南海等主權爭端強勢介入,國務卿克里不久前訪華取得的成果並不突出,奧巴馬總統會見達賴喇嘛,下月的亞洲之行也將中國排除在外。這些表象很難讓人不對中美關係充滿擔憂。
不談政治聚焦教育
而恰在此時,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遠涉重洋,直奔中國而來,而且是由女兒、母親陪同,一家三代總動員,無疑向外界釋放了一個積極信號——目前中美關係整體而言是穩定的,加上習近平與奧巴馬,即將在下周於荷蘭舉行的核安全峰會期間單獨會晤,更加表明兩國關係正穩定向新型大國關係推進。
前總理朱鎔基曾說過:「中美關係好也好不到哪裏去,壞也壞不到哪裏去。」這句話實在精闢,中美政治、社會制度截然不同,又是競爭對手,雙方關係當然好不到哪裏去;但中美之間沒有領土之爭,共同利益大於分歧,所以壞也壞不到哪裏去。
在中美兩國交往史上,此前雖也有第一夫人單獨來華的先例,如希拉莉在一九九五年曾作為總統夫人來北京參加第四屆聯合國婦女大會,但第一夫人專程訪華,米歇爾是第一人。
希拉莉當年在北京發表了言辭激烈的演講,疾呼「女性的權利就是人權」,得到了西方媒體的喝采。米歇爾在美國國內一貫關注民生不問政治,致力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兒童肥胖率。此次中國行,她開宗明義不談政治,將聚焦於青年的教育和交流,訪問北京、西安和成都三個城市,分別參觀一所大學,兩所高中,並遊覽西安兵馬俑。
她不是希拉莉,她不會讓訪華之旅變成政治之旅,講出格的話,指點說教,讓中方難堪,而是利用第一夫人的天然魅力,來完成一般行政官員難以完成的任務,促進中美之間的教育交流,改善兩國青年之間的印象,巧妙輸送美國價值,推廣美國形象。
夫人外交雖然不談政治、經濟、軍事,不會簽訂協議、合約等正式文件,但在政治的「硬對抗」中實現文化的「軟調節」,其象徵意義不可忽視。 厲害.......
厲害...... this is boring....politics ADD OIL HONG KONG 689 下台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