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日本手機遊戲APPS下載] 手機遊戲專區 熱門短片

型男索女 
查看: 671|回復: 0

[綜合討論] 諾獎新得主:美失業率兩年內難改善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2-3-2011 13:26:1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轉自http://hk.biz.yahoo.com/110321/369/4476a.html

3月 22日 星期二 05:05 更新
【明報專訊】市場憧憬美國經濟持續復蘇,惟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倫敦(新聞 - 網站 - 圖片)政治經濟學院經濟系講座教授Christopher Pissarides認為,美國勞工市場的結構性失業增多,令其就業情未來兩年內亦難以明顯改善。專注研究失業及勞動力市場、並以相關研究獲得去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Pissarides,昨出席香港科技大學(新聞 - 網站 - 圖片)「俄鋁校長論壇」時指出,2008至2010年的美國,職位空缺的波動並未像過往的周期般,令失業率出現相應的變化,此不僅顯示期內經濟活動低迷,更說明了當地結構性失業增多。


他解釋,以往的周期內,經濟復蘇會伴隨職位空缺增加,從而令失業率下降;隨著經濟步向繁榮空缺逐步下降,失業率又隨之回升,描述該現象的模型稱之為貝弗里奇曲線(Beveridge Curve)。2008至2010年的美國,職位空缺率跌至谷底(1.8%)後一度反彈至2.5%,惟失業率卻未見起色,仍在高位徘徊。

新增空缺難吸納失業者

Pissarides認為,結構性失業出現於產生空缺的地點與失業人士不一致,以及空缺要求的技術與失業群體不符。以美國為例,復蘇的行業多為金融或其他服務業,而失業群體中仍有大批建築及房地產的從業者,顯然建築業仍未有起色。他指出,美國政府應著重幫助建築工人過渡進入服務性行業。

對於中國銳意提升最低工資(新聞 - 網站 - 圖片),Pissarides相信是生產力提升所致,並不會影響未來經濟發展。他認為,中國當下最重要是改善收入分配不平等,另外政府亦應於勞工保障方面扮演更重要角色,而不是將責任推給企業。

感想:如果美國政府能夠真正與其他國家合作的話,它的經濟其實可以增長得很快的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Archiver|手機版|Nakuz.com |網站地圖

GMT+8, 19-9-2025 20:07 , Processed in 0.048634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