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部分析結果:dd先輸一局(......)
以觀點來說,dd說的是一個成年人對待他們子女的情況
但是卻忽略了某幾種情況,就是第二段略有提及過的情況;
這就是覺得父母對他們自己的寵物比對自己來得更好,或是自己像布偶被他們擺佈的情況。
dd設定的處境是被迫,但是沒有說過自願的情況。
基本上同意dd的說法,但是還有補充的地方。
>假如孩子提到他們不理解的區域又或是質疑自己,他們也會理解成孩子的反叛
挑戰「權威」是成長的一部分,這不能排除。
而挑戰「權威」更有助確立價值觀及自我觀念。
>也會做成「反正也只是唸書,你唸不到只是你懶」這樣的誤解
年復一年。
想要說的話是,時代的時間數值每一年都在個位體增加一,
但是,學習的等級卻依照幾何級迸發著。
舉例子,今年小四的時候看著小三的教程,卻發現原來今年的小三都是在教授著現在小四教授的內容(重覆:這是舉例)
再舉例的話就是剛剛本星期有看過一節教育電視,初中科學的,內容卻是光譜啦光的甚麼甚麼啦這樣
一看下去,奇怪...視錐細胞?以往的課堂完全沒有說這種東西啊?光譜?這不是課題外的東西嗎?
雖然說的東西以主題來說,是幾乎一樣沒錯,但是所研究和著手的角度完全不同,結果呢?
重點是,成年人也許不明白,或是缺了某種思考方式,所以才會有這種誤解吧。
>因此,態度很重要,試試心平氣和地慢慢解釋吧
單單解釋的話應該還不夠,重點是要令他們明白有甚麼地方為難了他們自己。
使他們能切身處地的代入自己怎樣活著能有效解決問題,解釋的話...中國人一向不太愛解釋,不論是解釋還是聽取解釋。
>為什麼要遷怒於神?
>你這樣不是推卸責任是什麼?
作為不可知論者...也許是有或無之間吧,可以說的話是:當有一天你遇上神,神會給你一個衰小臉?
正如你無緣無故的咒罵路上的某個毫不認識的人,他也會給你一個衰小臉?
這種比喻似乎不太好...
>能維持生活正常已經很好了,還期待什麼奢侈品?
在這個通脹以後就會通縮的社會,追求奢侈品的人除非是人上人,要不是這樣神連一支棒棒糖也不會給你。(w)
>接著,你有什麼與眾不同啊?
這個有點反駁。
沒有人與其他人完全一樣,雙胞胎也不會是完全一樣,這個不用說明吧。
最快捷尋找不同或相同的方法是「比較」,但是「比較」過後出現的卻是「改進」而不是「抉擇」。
自我意識過剩的人總是在「比較」的較技中略勝一籌,反而出現了自我意識過剩的問題。
這裡要說的是,要不就是當一個不會被吐槽卻又能獨當一面的存在,要不就是當一個不會被吐槽但是平凡的存在?
最少,不用當砲灰就可以了(望旁邊
>最後那句話(下文略)
如果澆冷水的話先說抱歉,因為這分歧感覺總有點距離。
可能是較隨意的關係,基於「甚麼也沒所謂」和「只要無害就可以」的原則,要不要贏啊...贏了沒錢,輸了沒面(噓)
要贏要輸似乎不太重要,但是盡可能會向樂趣和持續性較大的一方進行抉擇,
也就是說,玩遊戲這關要是不通關就不能到下一關的話,那只有達成這關的通關條件,更進一步的是配合通關條件的附加條件吧
要是不輸掉的話這關就不能通關這樣,總是會在這邊找方法將對手打倒而且正大光明的通關,因為打倒的樂趣比爽快的輸掉更好看。
盡全力嗎...盡全力的話的確可以將想得到的東西拿過來,但是這樣對於需要他們的人來說未免過於殘酷了?
結果就是隨緣啊隨緣...
>永遠地睡,不就是等於逃避嗎?
換另一個角度思考,解決問題也是一種逃避的方法啊(w)
先將話題拉遠少許距離,為甚麼要永遠地睡?
不理解原因的話可是沒有動力去支持啊,縱然結果怎麼樣也好。
聽說,人在瀕死的昏迷狀態,腦部會憶起你一生所看見的映像,重覆地看著。
你確定你看到這種映像時不會驚醒嗎?一直在重覆又重覆的看著你描述的那麼爛的生活當中,你能壓抑著自己的神經,永遠地睡著嗎?
然而,你不會對這種重覆完一次又一次的Replay生厭嗎?
說這種話的人總是一時衝動,回頭是岸、o海無崖啊(喂
>我一回到睡床說 眼淚跑了出來
突然發現青蛙好萌...(筆記
>說真 我完全不能接受我是被視爲一個負累
這樣去看:
現在你可能被父母定義為一個負累也說不定
但是你父母終有一天也可能被你定義作負累也說不定
肛人者人恆肛之(......)不對,你用甚麼眼光看別人,別人也是用甚麼眼光看著你
主旨是能不能成為人生的人渣(......)不對,是人生的大嬴家,
怎樣定義也沒所謂啊?反正到最後勝利的大門只會為我而開(補:這種想法其實很不正確,因為只說不做的人套著話兒只會失敗吧)
[ 本帖最後由 鳳封忍 於 14-11-2008 04:45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