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日本手機遊戲APPS下載] 手機遊戲專區 熱門短片

型男索女 
查看: 8487|回復: 0

[轉]麥田怪圈

[複製鏈接]
發表於 9-11-2009 21:39: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是誰製作了 麥田怪圈
要解開這些 麥田怪圈的成因並非易事。有人說它們是 UFO 的傑作。有人說它們是一種自然現象。還有人說它們是怪圈製作者小組精心打造的騙局。

UFO 和 外星人
最富爭議的理論可能就是,麥田怪圈 是由其他星球的來客製造,其作用就像是 外星人 的名片。
贊成這種理論的人認為,麥田怪圈 要麼是著陸的 外星人 的宇宙飛船留下的印記,要麼就是他們從遙遠的地方帶給地球人的訊息。有目擊者聲稱,他們曾看到過像 UFO 一樣的光和怪聲 從 麥田怪圈 形成的地方發出。


光照形成
2001年8月,荷蘭的兩名目擊者看到「柱狀」或「管狀」白光射進菜豆地裡。在他們看到這種光後不久,就在白光照到的精確地點發現了新的麥田怪圈。有關模擬圖像,請參閱BLT Research:Eyewitness Report。

一種可能最具科學性的理論認為,麥田怪圈 是由名為渦流的小旋風流(與「塵暴」相似)形成。旋轉的風柱令氣流衝擊地面,從而壓倒農作物。渦流在多山地區很常見,例如英格蘭南部的一些地區。
英格蘭威爾特郡龍捲風和風暴研究所(Tornado and Storm Research Organization, TORRO)的特侖斯·米登(Terence Meaden) 博士提出,製造 麥田怪圈 的渦流充滿了能量(他的觀點稱為等離子漩渦理論)。當塵粒捲入充滿能量的旋轉氣流時,看上去可能像在發光,這就能解釋為何許多目擊者都在麥田怪圈附近看到了像 UFO 一樣的亮光。
但問題仍未解決——持續僅幾秒鐘的旋轉氣流怎麼可能製造出如此複雜精美的 麥田怪圈?
飛機
少數研究者提出理論,認為是小型飛機或直升機激起的向下氣流將農作物壓倒而形成圖案。
但迄今為止嘗試過的所有氣流再造實驗所產生的向下氣流均無法形成大多數 麥田怪圈 中的完美圓邊。
地球能量

能量效應
靠近 麥田怪圈 所在地的人曾有過一些奇怪的身體和情緒反應。有人聲稱感到眩暈、迷失方向、平靜或緊張。其他則表示聽到過嗡嗡聲,或是有刺痛感。1996年,一群婦女在參觀了巨石陣附近的Julia集怪圈造型之後,她們原本正常的月經週期發生了變化。最令人驚詫的是,一小群絕經婦女在參觀了這裡之後月經突然再次來潮。
有些研究者相信,是地球自身產生的能量形成了 麥田怪圈 。而其中一種可能的地球能量就是電磁輻射。事實上,科學家們在 麥田怪圈 內測到了強烈的磁場,遊客有時也反映,在怪圈裡或附近時,他們的體內有刺痛感。
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生物物理學家William Levengood博士發現,怪圈內農作物的受損方式與微波爐裡加熱過的植物很相似。於是他提出,農作物是從內部受到了某種微波能量的快速加熱。
其他研究者則認為,能量來自地面下或土壤中。能量可能是自然的,例如真菌襲擊農作物令它們的莖彎下;也可能是某種人造物的副產品,如二戰期間爆炸的炸彈。

人類

對 麥田怪圈 最簡單的解釋是,它們其實是人為的騙局,目的是自己取樂或迷惑科學家。最有名的騙局打造者包括英國的道格·鮑爾(Doug Bower)和戴維·車利(Dave Chorley)小組,簡稱「道格和戴維」。二人於1991年現身宣佈,他們自1978年起已經製作了數百個 麥田怪圈 。為了證明所言非虛,他們為英國廣播公司(BBC) 拍攝了自己在威爾特郡耕地裡用繩索和板條這種奇妙的裝置製作怪圈的影片
對聲稱超自然現象的科學調查委員會 (Committee for the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of Claims of the Paranormal, CSICOP)的高級研究員喬·尼克爾(Joe Nickell)表示,麥田怪圈符合騙局的所有特點:主要集中在英格蘭南部;越來越複雜精美(表明騙局打造者的手藝提高了);它們的創造者從不讓人看到。但是,就算有人聲稱製造了數百個 麥田怪圈 圖案,「騙局」一說仍不足以解釋數千個麥田怪圈的成因。麥田怪圈 學家及Circular Evidence一書的作者Colin Andrews承認,約80%的麥田怪圈都可能是人為製造的,但他也表示,其餘20%可能則是出自某種「更高級的力量」。

本文章來自:香港靈異怪談_原文來源地址:http://www.ghosthk.com/mainmain.htm

大家信唔信係人做出黎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Archiver|手機版|Nakuz.com |網站地圖

GMT+8, 5-5-2025 01:05 , Processed in 0.024149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