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
發表於 24-12-2012 15:33:3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lianddy1994 於 24-12-2012 15:40 編輯
跑得太過分米唔岩lor-.-
好似之前同隻蕾打,玩小森,佢系咁閃,之後就開唱歌,然後有閃又開
咁米黑人憎lor ...
aa22434312 發表於 24-12-2012 13:00 
治兵如治水:銳者避其鋒,如導疏;弱者塞其虛,如築堰。
基本上蕾姐姐最大特點就係閃
e點亦都係佢最強的地方
所以將e點運用到最大效果從策略方面的確冇錯
孫子曰: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侍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必可勝。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為。 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守則不足,攻則有餘。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動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勝也。
見勝,不過眾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戰勝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舉秋毫不為多力,見日月不為明目,聞雷霆不為聰耳。古之所謂善戰者,勝于易勝者也。故善戰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故其戰勝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勝,勝已敗者也。故善戰者,立于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
善用兵者(玩計策的人)
一定不會在不可以贏的地方就出擊
會等待時機
時機一到才會反擊
一般的「高手」
係先戰而後勝
而善戰者
則是先勝而後戰
不會打沒有勝利可能的仗
利用計策
由於勝利已經是事實
對戰只係實現事實的程序
「故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
同時
e段文字亦提及
勝可知,而不可為。 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
另外
兵書云:“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孫子.虛實篇》)兵書論敵,此為論勢,則其旨非擇地以待敵;面在以簡馭繁,以不變應變,以小變應大變,以不動應動以小動應大動,以樞應環也。(節錄.三十六計 以逸待勞)
現代軍法有一種說法係「攻方要多於守方三倍」
其中一個原因係守方有地利易於防守
但亦係因為防守者能以不變應小變,以小變應大變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長時間用同一招
必定會出現破綻
而針對破綻作出反擊就係守方最大的有利之處
以逸待勞 不是指原地不動受對方攻擊
而係自己選擇戰場 由我方領導戰事的發展 以簡馭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過事實上
戰無必勝
所謂必勝是建基於我方計策以及對方的行動
所以上文亦提及
必勝不是必勝
而是不打會敗之戰
如果要同蕾姐姐打
一定要準備好對方打完即閃的打法
如果不想打
一開始禁蕾亦是一方法
正如:「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侍敵之可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外話
係以前ap未改弱之前
蕾姐姐4小技係可以做到無限出技(無限無敵)
我曾經用蕾姐姐對zero時
連住用4小技用左半個鐘(事實上當時zero的確係剋蕾姐姐)
至於此方法的效果係點就各自評論
不過連住半個鐘雙方都要保持集中的確會產生不少變數
(如果zero唔集中 我就沖去送一招管家)
如果極端一點
所謂計策就是這一回事
勝,未必可見人
但勝利就是勝利
如果你話我玩野而動火甚至走場
這麼我的計策就已經是成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