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日本手機遊戲APPS下載] 手機遊戲專區 熱門短片

型男索女 
查看: 7765|回復: 0

[影視情報] 《戰俘》THE RAILWAY MAN

[複製鏈接]
發表於 4-3-2014 18:37:5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戰俘
THE RAILWAY MAN

故事內容:
1942
年,二次世界大戰發生期間,數以千計英國年輕士兵成為日本皇軍戰俘,當年只有21歲的艾力勞瑪士EricLomax哥連費夫飾演)不幸被日軍俘虜,被送往泰國興建死亡鐵路(即泰緬鐵路)。惡劣修建鐵路的工作環境下,疾病威脅又加上被日軍虐待,令不少戰俘及工人死亡。


二次大戰結束後,艾力幸存回到本國,數十年後,已擁有美滿家庭,娶了賢慧妻子柏蒂妮歌潔曼飾演)的艾力,但他一直擺脫不了當年慘受虐待的夢魘,而涉及在內的日本軍官名為永瀬高史,他現身在泰國介紹當年歷史,艾力決定前往當地,為纏繞自己多年的心魔作個了斷……


根據英國戰俘艾力勞瑪士EricLomax真人真事改編,《BurningMan》導演Jonathan Teplitzky執導、《她比煙花寂寞》編劇Frank Cottrell Boyce撰寫劇本;並由《皇上無話兒》奧斯卡影帝哥連費夫、《此時此刻》金像影后妮歌潔曼、日本影星真田廣之及《雷霆戰駒》男星謝洛美艾雲等人主演。
幕後花絮:
拍攝《戰俘》遇到其中最困難的地方,就是怎樣正確地把這段真人真事改編成為電影故事,很多戰俘不願重提當年事,艾力勞瑪士曾說過:「被虐的受害者不願提及,那些遠東戰俘也從不願意向其他人講及自己的經歷。」怎樣讓片中角色具可信性變得相當困難,幸好編劇FrankCottrell BoyceAndyPaterson有機會跟艾力真人見面,令劇本角色描寫得更細緻傳神。


Frank
艾力見面時,自傳還未面世,為了更能掌握角色神髓,Frank專程前往愛丁堡,走訪艾力兒時居所、就讀學校、工作地方,以及經常望火車駛過的大橋。艾力是一名鐵路狂熱愛好者,任何有關鐵路的東西都會收藏起來,在他位於特威德河畔貝里克的家中便找到有關收藏品,當中有珍貴又年代久遠的鐵路時間表,那些陳年時間表中甚至記錄了郵遞馬車的工作時間Frank透露,拍攝期間艾力的家人親友經常前往探班,劇組更特別安排一兩天的日程在艾力的家附近拍攝,讓這位老人家也有機會探班,感受一下現場的拍攝氣氛。如果艾力太累或天氣太冷,未能到拍攝現場的話,哥連費夫妮歌潔曼會專程到艾力家中陪他午膳。艾力對拍攝過程很感興趣,Frank記得其中一次他堅持要往拍攝現場――一個山頭探,劇組特別將他的輪椅由山腳吊往現場,艾力坐在屏幕前,不斷向幕後人員請教,
他返回家中後仍一臉滿足地表示「這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日子之一。」其實劇組一直希望讓艾力有機會在大銀幕上欣賞這齣電影,可惜電影還在做後期的時候,他於201210辭世,享年93
地獄之火
導演JonathanTeplitzky今次起用上齣電影《BurningMan》的班底,影片在蘇格蘭澳洲昆士蘭泰國拍攝,主要場面更於真正的死亡鐵路取景。位於艾力家鄉愛丁堡Bo’NessKinneil鐵路,及位於澳洲的柏斯鐵路,為電影提供了不少理想的拍攝場景,那裡的火車、車站及月台等,全都保養很好,由於有部分鐵路已經停止運作,令拍攝過程更加暢順至於男女主角柏蒂艾力生活的地方,劇組選擇在特威德河畔貝里克取景。
戲中的主要場景死亡鐵路,到現時仍在運作,到訪的主要都是遊客。飾演年輕版艾力謝洛美艾雲對這條鐵路印象深刻:「來到泰國的時候,電影的軍事顧問Rod Beattie帶我與另一演員Sam Reid(演角色芬尼Finlay的年輕版)上山,幫忙清理一段叢林中的鐵路。那裡高達攝氏40度,濕度達百分之98,我們要像當年戰俘般徒手工作開山劈石,我只工作了一小時左右便感到虛脫,可以想像工作16小時的戰俘,在當時糧食少、環境差的情況下,真的很辛苦。」死亡鐵路之中還有一段名為地獄之火HellfirePass)的路段,當年日軍為了趕工,下令戰俘不准休息,日以繼夜點火工作,傳聞當年戰俘在漆黑裡偶然看到死去的同伴,有如看到「地獄之火」;哥連費夫
表示:「我曾經看過一些紀錄片,當中澳洲戰俘說過他不相信超自然的東西,但他確實看到有後生仔在那裡走來走去。」妮歌潔曼亦透露,柏蒂曾告誡她:「她跟我說到了地獄之火之時要小心,你會感到一種陰暗力量伴隨著你。柏蒂稱第一次到訪當地時,她突然流眼淚,那些淚不只為丈夫而流,還為那些死去的青年而流。」


柏蒂到訪地獄之火的一場戲,正是艾力93歲生日那天拍攝,參與的哥連費夫

妮歌潔曼及其他台前幕後人員,特別在當地預備了一份生日禮物給艾力,導演

Jonathan
Teplitzky透露:「那是他拍得最開心的一場戲,我們齊齊高唱生日歌,

然後用iPhone錄下,再傳送給身在家中的艾力,讓他醒來時便即刻收到我們的

祝福。」


捱過蘇格蘭嚴寒及泰國酷熱天氣後,劇組前往澳洲昆士蘭黃金海岸繼續開工,

拍攝戰俘集中營等場景。對製作設計師史提芬鍾斯伊雲士Steven Jones-Evans

來說,分散的拍攝地點令預備工作倍感困難。而在集中營拍攝期間,更加遇上熱

帶暴風雨,但Jonathan Teplitzky反而感謝上天有這樣的「安排」:「那大雨幫了很

多,在泥濘拍攝是很辛苦,但正好配合當中氣氛,1943年的雨季對那些工作中

的戰俘來說是最壞的時候。雖然拍攝過程艱辛,但劇組全無怨言。」


有關角色:
哥連費夫的讚美:
艾力當年受到日本軍官永瀬高史的凌辱及虐待,導演JonathanTeplitzky透露他多年來想著怎樣復仇:「記得有一次,我跟哥連費夫艾力見面,哥連艾力會否殺掉永瀬高史時,他毫不猶疑回答『會』。但艾力後來卻沒有這樣做,作為導演,我要了解他為何會有這個轉變。」


艾力有這個頓悟,HelenBamber可謂居功不少。於19歲那年,曾待在位於德國漢諾威貝爾森集中營兩年半之久的Helen,在集中營內體會到讓受過酷刑的人說出自己的感受及經歷是十分重要的,她後來成立了「酷刑受害者醫療基金」(MedicalFoundation For Victims Of Torture)幫助有需要的人,而艾力便是其中一個。


飾演艾力的金像影帝哥連費夫,原來在未接拍此片時,早已認識一位曾在死亡鐵路工作的戰俘:「他曾是工黨的國會候選議員,經常告訴我們那時的經歷怎樣影響他。」拍攝期間曾跟艾力共度不少時光的哥連,大讚《戰俘》劇本出色,尤其是角色描寫方面絕不陳腔濫調:「艾力跟故事是獨一無二的,他對鐵路時間表及火車的熱情、所具備的軍人風度及忠誠等等,成為他的獨特個性。再加上他黑暗的一面,令艾力這角色更堪細味。」


至於飾演年輕版艾力謝洛美艾雲,則在數年前已讀過對方的自傳,首次跟片中其他演員見面時,他更預備了50頁的筆記出席:「這是一個完整而充滿真感情的故事,十分出色。」對於飾演年輕的哥連費夫謝洛美艾雲感到受寵若驚:「我可以跟這年代其中一位最偉大的演員合作,有如上了大師班一樣,他很開明而且樂於助人,我有時還會致電給他問意見。」導演JonathanTeplitzky透露,哥連謝洛美在對稿綵排期間已經甚有火花。

預告: 
http://youtu.be/EwNUwhJt0dE


上映日期: 320

級別:       IIB

片長:       117分鐘

院線:  
The SkyAMC Pacific PlaceAMC Festival WalkThe GrandThe One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Archiver|手機版|Nakuz.com |網站地圖

GMT+8, 3-5-2025 17:23 , Processed in 0.045661 second(s), 12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