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時常呼籲女性定期自我檢查乳房,以預防乳癌;其實男士也有一個大敵,就是睪丸癌。 睪丸癌和其他癌症有著明顯的分別,就是發病年齡的分布比較特別,一般於年輕或中年男士較常見,而發病率亦有上升的趨勢,尤其是白種人,且原因未明。幸好的是,大部分的睪丸癌都是可以根治的。
病發率年輕男士較高
在英國,近9成的睪丸癌患者是55歲以下的男性,其中近5成更低於35歲。睪丸癌甚少於青春期前出現,一般於15至44歲男士最普遍。病發率最高是於25至34歲的男士,統計顯示每10萬人中有7位男士患有睪丸癌。 自我睪丸檢查能透過自我檢查睪丸外觀和觸覺上的變化,有效發現早期睪丸癌,協助醫生作出適當的治療,故定期檢查是十分重要的,但切記自我睪丸檢查並不能代替醫生的專業檢驗。
每月檢查一次熟習構造
而這項檢查必須定期進行,建議每月一次,有助你熟習自己的身體構造。檢查時應站立,最好於洗澡時或洗澡後進行,切記選用溫水,讓陰囊的皮層放鬆,令檢查較容易進行。 檢查方法很簡易。首先你慢慢感受陰囊,並找出睪丸的位置,然後將陰囊固定在手心位置,並觀察睪丸的大小。一般來說,兩邊睪丸的大小和垂懸位置或不完全相同。若發現睪丸明顯變大,表示身體有可能出現毛病。然後,再用雙手檢查每邊的睪丸,慢慢用拇指和其他手指柔動睪丸。在正常情況下,睪丸的表面乃十分平滑、堅實及能輕輕壓緊。 你更需留意睪丸有沒有硬塊、腫脹和其柔軟度有沒有變化。然而,不要把附睪誤作腫塊。附睪位於睪丸的頂和背部,在暖浴時可與睪丸分開,其組織乃不規則,用作儲存及運送精子。
留意不尋常的徵狀
如發現不尋常的徵狀如細小、硬和無痛的腫塊、睪丸位置隱隱作痛、睪丸/陰囊變大或腫脹或兩邊睪丸重量不一,便應盡快接受進一步的檢查。只要及早診斷及治療,大部分睪丸癌都是可以醫治的。
撰文: 明德國際醫院陳宗強醫生
編輯: jobsDB 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