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日本手機遊戲APPS下載] 手機遊戲專區 熱門短片

型男索女 
查看: 440|回復: 0

1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9-1-2014 02:00:1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這種現象出現在很多物種當中,這可以從進化論角度解釋。對於99%的動物來說,壓力都涉及能量消耗的大幅增加(比如說在逃命的時候)。在這之後,身體刺激食欲、特別是對高熱量的食欲,以重新積累耗盡的能量儲備。但聰明而又神經兮兮的人類因為純粹心理上的原因而不斷出現應激反應,使我們的身體反復進入重新積累能量的模式。

科學家正在開始理解壓力導致垃圾食品渴求的機理。壓力會增加大腦中某些區域“內源性阿片口”的釋放,而這些神經傳導物質的結構和成癮屬性類似於阿片口(阿片口是通過刺激受體起作用,這些受體是為了應腦部的阿口片進化而成)。這有助於理解垃圾食品在壓力時刻的巨大強化屬性。

壓力還會激活腦中的“內源性大麻素”系統。是的,大腦中有一類化學物質就像大麻中所含那種導致吸食後想吃東西的成分一樣。此外,壓力還會激活另一種名叫“神經口Y”的大腦化學物質,它可以激發人對脂肪和糖的欲望。

這種壓力效應背後的最基本機制,在於安慰食物真的讓人感到安慰。瑪麗﹒多爾曼(Mary Dallman)和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的同事利用實驗鼠首次証明,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會刺激大腦中的激勵機制,進而屏蔽掉身體激素的應激反應。

一種快感抵消另一種來源非常不同的不快感,看起來或許是不太可能。為什麼富含脂肪的食物會減輕老鼠對新同伴的緊張感呢?然而我們人類的跳躍常常要大得多。飽受單相思之苦?大購物常會有幫助。因懷疑人生而煩惱?聽巴赫或許有用。大腦中的激勵機制就成了“病急”之中亂投的“醫”。

但是,盡管安慰的來源各種各樣,有些安慰來源用力太猛,從而有害於我們的健康。它體現了一項我們在進化過程中的遺留物:在結束充滿壓力的一天之後,從羅伯特﹒弗洛斯特(Robert Frost)詩篇裡尋求慰藉的人,遠遠少於來一斤雙乳脂軟糖巧克力冰激凌的人。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Archiver|手機版|Nakuz.com |網站地圖

GMT+8, 2-5-2025 23:19 , Processed in 0.026441 second(s), 10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