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日本手機遊戲APPS下載] 手機遊戲專區 熱門短片

型男索女 
樓主: 翾欞

隨波逐流 - 一代軍師(連載中...)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15-2-2009 13:17:52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到廟中,我敬佩的看了一眼齊王,走進雍王身邊低聲道:“是姜侯爺之子。”雍王神色大變,驚訝的看著李顯,李顯神色冷傲,卻是一言不發。雍王神色變得柔和,道:“你可知這件事情你既然已經插了手,那麼就有了把柄在我手中,這件事情傳出去我還罷了,太子和鳳儀門可是不會放過你的。”

  李顯冷淡地道:“我不管他們怎麼想,這個孩子叫我一聲表叔,我若束手旁觀,也未免太無情了,不知道二哥有沒有這個膽子接手這件事情。”

  雍王突然輕施一禮道:“六弟你的俠義之心本王自愧不如,你放心,既然這個孩子已經到了長安,那麼我定然會盡力而為。”

  李顯轉過身去道:“好了,你帶走他吧,等到他毒傷痊愈之後,你若不方便將他送回去,就來告訴我。”

  李贄深深的看了一眼齊王,道:“你真的不肯改變主意麼?你可知一旦大局已定,你我就是生死相見的結局。”

  李顯微微一笑,笑中滿是嘲諷,冷冷道:“多謝二哥美意,就是我投了你,你當真信得過我麼?”

  雍王一滯,說不出話來,他是很想說信得過齊王,可是想到齊王多年來和自己屢次作對,想到齊王妃秦錚,終于軟弱地道:“我相信六弟會有法子表示自己的誠意。”

  李顯側過身去,低聲道:“錚兒雖然有不好之處,可是她總是我的妻子,我孩兒的母親,李顯不才,也不能殺妻以求富貴。”

  李贄深深歎了一口氣,道:“那麼六弟你好自為之。”說罷轉身走出了廟堂。我看了齊王一眼,行禮道:“從前哲只道殿下豪爽,今日才知您敢作敢為,還請殿下今後小心行事,太子昏庸,鳳儀門野心勃勃,殿下何必為她們殉葬。”

  李顯看了我一眼,淡淡道:“隨雲之才天下無雙,若是我當日狠心殺卻,只怕就不會今日的下場。”

  聽到這裏,我心中有些淒然,只聽這句話就知道這個高傲的親王已經放棄了掌控命運的機會,情願滅頂在這場血腥的奪嫡之戰。可是我卻無能為力,到了這種時候,無論齊王是怎樣的人,雍王和我都不可能放手了。若非是今日相見已經可以離間齊王和太子,我是絕對不會讓齊王返回長安的。

  告辭離開,上了馬車,雍王已經是面如寒霜,馬車啟動,他沒有說話,良久,才淡淡道:“齊王可惜了。”

  我心知李贄已經動了殺機,可是也聽得出他語氣中的深深遺憾,這是前幾日我們商量刺殺的時候所沒有的,便說道:“殿下放心,齊王看來是不會隨著太子謀反了,至少殿下不用擔心齊王的大軍會發難了。”

  雍王搖頭道:“不怕一萬,只怕萬一,若是不能確實的控制住老六,本王是絕對不能放心的,隨雲可有什麼什麼法子。”

  我心中轉了千百個念頭,終于遺憾的搖頭道:“除非殺了齊王,臣也沒有辦法可以控制住他。”

  雍王輕輕一歎,不再說話,我這才又道:“除非是讓齊王暫時生場重病,沒有齊王親自指揮的軍隊就如同沒有首領的群狼。”

  雍王神色一動,道:“先看一看,不過要做好准備,總不能臨陣磨槍。”

  我微微一笑,道:“就不知道鳳儀門會怎麼想了?”

  雍王的車駕遠去之後,齊王的近衛首領走了進來,稟報道:“殿下,我們也該走了,若是這件事情給太子知道,恐怕太子是要生疑的。”

  李顯點頭道:“這也顧不得了,我已經盡了臣子和兄弟的情義,若是太子生疑,我也是無可奈何。”

  那個近衛突然道:“殿下,屬下不敢置疑殿下的決定,可是那個人真的值得您如此忠心麼?”

  齊王面色一寒,道:“這不是你該說的話。”

  那個近衛神色惶恐,但是倔強的眼神卻是絲毫沒有改變,李顯看了他一眼,歎息道:“太子本性顯露,我也是十分失望,可是如今我已經是騎虎難下,縱然是他無情,我不能無義,無論如何,從前沒有太子提攜,我絕對沒有今天的成就。”

  就在齊王的車駕出發之後不久,從不遠處的一座小土山之上,站起一個布衣女子,雖然是荊釵布裙,卻是明豔不可方物,她望著齊王的身影,冷冷一笑,可是雖然是如此寒冷的微笑,在她那張如同初升朝陽一般燦爛耀眼的花容之上,卻是顯得那樣動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15-2-2009 13:18:05 | 顯示全部樓層
第二十二章 風儀之謀
  棲霞庵中,當那個明艷無雙的女子將自己所見向鳳儀門主稟明的時候,鳳儀門主淡淡道:“齊王難以控制,這也是本座很早就知道的,若非他沒有繼位的可能,本座也不會放任他任性妄為,只是如今,他竟然在這個時候和雍王密會,無雙,你說齊王會不會在這個時候投向雍王。”

  燕無雙猶豫了一下道:“以弟子之見,齊王應該不會完全投向雍王,沒有一個背叛者能夠得到真正的重視和信任,齊王就是此刻投降雍王,也不過能夠在雍王得勝之後保住性命罷了,若是齊王扶保太子登基,那麼日後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個道理齊王不會不明白的,師尊,要不要讓錚師姐問清楚齊王殿下的心意。”

  鳳儀門主搖頭道:“不可打草驚蛇,唉,秦錚真是我親傳弟子中最沒用的一個,不僅無力約束齊王,更是將自己的心也丟了,當初我教導你們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能動了真情,若論聰明機智,才略野心,我們女子不比他們男子差到那裏去,唯一的缺點便是我們太容易為了那些廉價的情感而迷失自我。”

  燕無雙道:“師尊過慮了,秦師姐雖然無力約束齊王,這也是因為齊王個性獨特,身份尊貴,若是師尊下了決心,秦師姐必然能夠遵令行事,控制住齊王。”

  鳳儀門主神色欣然道:“無雙果然是聰明過人,這次羽兒行刺鬼面將軍成功,你又探得如此重要情報,本座心中十分欣慰,你們要好好做事,讓本座看看你們的努力。”

  燕無雙襝衽道:“弟子必定不負師尊厚望。”

  猶豫了一下,燕無雙又道:“師尊,這件事情要稟報太子殿下麼?”

  鳳儀門主冷笑道:“稟報他做什麼,讓他對齊王也心生懷疑,如今太子殿下只怕是已經草木皆驚,就不要打擊他了,何況,若是我們握住了這個把柄,等到日後太子登基之後,我們也可以更好的控制齊王,想來他也會知道如果太子知道他曾經有心叛變的事情,會對他作出什麼的。”

  燕無雙崇敬地道:“門主謀略深遠,弟子欽服,不過弟子有一件事情不明白,長樂公主與朝政並無關係,門主為何要執意逼迫她呢,若是因此引起雍帝不滿,只怕是得不償失。”

  鳳儀門主微微一嘆道:“這件事情你日後會明白的,可是有一個原因你要知道,長樂公主的心上人是誰,那人雖然才智無雙,可是這樣的人都是心靈脆弱之人,我們都知道他曾經因為攻蜀之事而心力交瘁,休養數年,本座派人去南楚查過,證實那時他的確情況危急,有名醫的診斷,說他心經受傷,瀕死多日。上次雍王府本座特意留心,他卻是心脈受傷極重。這一年多來,他和長樂公主暗通款曲,必然是已經有了極深的感情,若是這個時候,長樂公主別嫁,以他的身體,必然會因此臥床不起,甚至危及生命也是可能的,這樣對我們會有多少幫助你應該很清楚。”

  燕無雙眼中閃過驚嘆道:“此人一入雍王幕府,我們便處處不順,如今又不能再次刺殺,若是能夠這樣剷除了此人,真是值得冒險。”

  鳳儀門主淡淡笑道:“其實這對長樂公主也不錯,韋膺人品相貌都很不錯,能夠嫁到這樣的佳婿,對她來說已經是很好的結局了,何必還要眷戀一個病弱短命之人呢。”

  燕無雙憂心地道:“聽聞長樂公主外柔內剛,不知道門主如何施為?”

  鳳儀門主微微一笑,沒有回答。

  這時,門外傳來清越的聲音道:“啟稟門主,齊王殿下已經入京,太子率百官郊迎。”

  在隆重的郊迎儀式之後,李顯被太子邀請同車進宮覲見皇上,這個邀請一齣口,李顯就是心中冷笑,他不是聰明,太子從前對自己雖然無可奈何,可是除非有了用自己之處,他才會這樣禮遇,看來二哥說得不錯,太子已經是迫不及待了,要不要說明雍王應該是虛張聲勢呢?想了一想,李顯決定,如果太子誠心詢問自己,那麼自己便絲毫不會隱瞞。如果他只想利用自己的力量,那麼,自己就一言不發吧,只要步迫使自己起兵謀反,那麼也就唯唯聽命吧。

  太子車駕之上,李安猶豫片刻,道:“六弟,你也知道現在的情況,雍王步步緊逼,父皇暗昧不明,我的儲位已經是岌岌可危,六弟,你一向是我的人,如果我失去儲位,就是雍王看在父皇的面子上不加罪你,你也別再想帶兵出征,到時候不是被軟禁起來,也會被免去職務,到那時你恐怕悔之晚矣。”

  李顯神色一黯,他又何嘗不知道這個道理,可是無論如何自己總不能起兵謀反,那樣豈不是辜負了父皇的信任。

  李安又道:“六弟,我也不多說什麼,你應該明白如今你已經無路可退,若是我能夠登基,必然封你為輔政親王,到時候你就是一人之下,六弟,你意下如何。”

  李顯冷冷道:“那麼大哥又把鳳儀門放在什麼地方,她們全力相助是為了什麼,大哥應該心知肚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15-2-2009 13:18:20 | 顯示全部樓層
 李安面上露出尷尬之色,道:“她們自然是有些要求,不過我可以處理的,六弟,你我乃是兄弟,將來我們聯手,總有法子限制鳳儀門的。”

  李顯輕輕嘆了一口氣道:“臣弟知道了,殿下可以放心,只要父皇心意不變,臣弟絕對不容許有人傷害到殿下。”

  李安皺皺眉,這並不是他希望的結果,他更希望李顯能夠提出助他謀反,可是這種事情是不能由他開口的,一旦說出口,必然後患無窮,猶豫片刻,看到李顯冷淡的神情,他終於不願意再冒險,現在,他已經不能肆意妄為了。

  齊王被雍帝召見之後,走出皇宮的時候,看見一輛華麗的馬車等在那裏,他猶豫了一下,旁邊他的親信近衛低聲道:“殿下,王妃親來迎接,您若是不見,未免有些過分,還是敷衍一下吧。”

  李顯想了一想,走到馬車前,車內一個侍女挑起了車簾,露出齊王妃如花笑黡,李顯神色帶著幾分嘲弄和油滑,笑道:“原來是錚兒親自來迎接本王凱旋,真是榮幸之至。”

  秦錚面上一紅道:“王爺總是這麼沒有正經。”李顯一笑,縱身上了馬車,車簾垂下,掩蓋住了車廂內的笑語春色。

  李安卻是沉著臉回到了府邸,將談話結果告知魯敬忠之後,只是匆匆說道:“這件事情就交給你處理了。”便回了內宅。片刻之後,一張太子妃邀請東宮侍讀劭夫人霍氏的帖子送了出去,過了半個時辰,容顏慘澹的霍氏走進了太子府邸中專供太子淫樂的密室。在太子發泄情緒的狂暴中,流淌著無辜女子的血淚。

  就在當日午後,鳳儀門主進宮與皇后娘娘相會,不久之後,竇皇后派遣女官趙尚宮前去傳詔長樂公主。

  長樂公主秀眉微蹙,看著面前傳旨的趙尚宮,皇后娘娘傳懿旨讓自己前去覲見,這不是什麼好兆頭。而且還是尚宮親來,按照大雍內宮的制度,除了皇后和貴妃身邊的首席女官為尚宮之外,其餘各殿的首席女官皆為尚儀,這些女官大半都是年紀較長的宮女,就像自己的翠鸞殿的周尚儀,乃是母妃從前的親信侍女,今年已經三十歲了,不論是尚宮尚儀,都是地位極高,這種傳懿旨的事情,是用不著這位後宮女官之首的趙尚宮親自來作的,而且趙尚宮嘴很緊,只說皇后娘娘有請公主,什麼事情卻是不肯言明。長樂雖然心中憂慮,但是轉念一想,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自己是深得帝寵的公主,就是皇后也不能將自己如何的,因此,她的面上露出堅毅之色,微笑道:“請趙尚宮前面帶路。”

  趙尚宮引領著長樂公主東轉西繞到了一間暢軒,裏面陳設精美,棋坪瑤琴不一而足,皇后娘娘竇氏正和一個雪衣蒙面女子下棋,見長樂公主走了進來,便一推棋坪道:“罷了,本宮認輸了。長樂過來,拜見鳳儀門主。”

  長樂公主心中一跳,上前拜倒道:“長樂叩見母后,參見門主。”

  那個雪衣女子一雙清澈冰寒的明眸透出淡淡的不明情緒,上前將長樂公主攙起,笑道:“上次見你,還是一個小娃娃,如今已經是婷婷玉立了。”

  皇后嘆息道:“只是這個孩子命苦,從前被她父皇遣嫁南楚,如今又是孀居在家。”

  雪衣女子笑道:“長樂端莊嫻雅,怎會長久獨居,聽聞皇上已經為你擇婿,不久之後定然可以琴瑟和諧,相敬如賓。”

  不容長樂公主說話,竇氏已經笑道:“她父皇給她選的駙馬乃是韋相之子,雖然沒有說明迎娶時間,可是這件事情總不好拖的太久。長樂,你說是麼?”

  長樂公主雖然早有準備,仍然是心中一寒,緊緊的握住了常年不離的折扇,似乎那人正在旁邊支援自己,微笑道:“母后多慮了,長樂如今有佛祖相伴,正是心如止水,還請娘娘不用費心,這婚事長樂已經和父皇推辭過了。”

  皇后有些猶豫,看了鳳儀門主一眼,鳳儀門主嘉勉道:“長樂說得不錯,咱們女子也未必要有夫婿相陪,皇后娘娘也是憐惜你青春年少,你還是要好好考慮一下,你這把扇子倒也雅致,可否給本座看看。”

  長樂心中一緊,卻只得將折扇遞過去道:“請門主賞鑒。”

  鳳儀門主接過折扇,看了看上面的詩文,輕輕念道:“冷于陂水淡于秋,遠陌初窮見渡頭。賴是丹青無畫處,畫成應遣一生愁。好詩,不愧是南楚第一才子。”說罷,用充滿寒意的目光望向長樂公主,道:“公主是真得不願意成婚麼?”長樂公主只覺得呼吸急促,仿佛有泰山一般的壓力撲面而來,她雖然素來柔弱,但是性子卻是外柔內剛,鳳儀門主又礙于她的身份,只是用了氣勢相淩,所以她居然能夠忍耐得住。鳳儀門主那清冷的聲音在她耳邊響起道:“公主,韋膺也是皇上為你苦心挑選的夫婿,你若是順應天意人心,不僅自己一生幸福美滿,也免得你的父皇母妃為你擔憂。”長樂公主只覺的心神恍惚,那種強大的壓力幾乎要逼得她開口答應了,可是她的腦海中很快就浮現出那個蒼白文弱的青衣書生的形象,目光落到折扇之上,她顫抖著聲音道:“多謝門主關愛,長樂如今並無再嫁之心,韋膺隨好,卻非良人。”

  鳳儀門主長眉輕揚,輕輕搖動折扇道:“公主如此拒絕皇上和皇后的美意,想必是其意已堅,本座也不便相勸。”說著突然素手用力,那柄精工製作的折扇竟然化成齏粉。

  長樂公主一聲驚叫,美目之中淚影漣漣。鳳儀門主歉疚地道:“本座一時失手,毀了你的折扇,這樣吧,本座賠償一把好的給你。”

  長樂公主只覺的心中有一團火焰在燃燒,怒衝衝道:“不必了,不過是一把折扇,門主不必自責。”雖然是這樣說著,可是她的明眸之中投射出刻骨銘心的恨意,就是鳳儀門主也覺得心中一寒。

  這時,竇皇后開口道:“長樂你身子不好,見你面色蒼白,想必也累了,還是早些回去休息吧。”

  長樂強忍著心中悲憤,告退如儀,只是腳步有些踉蹌,剛才站在遠處的綠娥對這一切卻是沒有絲毫察覺,只是覺得公主神情不好,連忙攙扶她返回寢宮,剛走了不久,突然遠處傳來一個驚喜的聲音道:“殿下,怎麼你也在這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15-2-2009 13:18:34 | 顯示全部樓層
 長樂疲倦的抬眼望去,卻是韋膺和一個小太監站在那裏。若是從前長樂定然會藉故離開,可是現在她卻是幾乎不能思考,有些怔忡地問道:“韋大人怎會在此?”

  韋膺容色隱隱帶著欣喜道:“臣已經進了中書省,在皇上身邊侍奉,方才皇上得知鳳儀門主駕到,特意派臣前來稟報娘娘,請門主多留一會兒,皇上想請門主晚膳。”

  長樂聽到鳳儀門主四個字只覺得心中怒火燃燒,正要離去,卻只覺得頭暈目眩,嬌軀軟倒在地。綠娥驚叫一聲,她力氣不大,雖然勉強攙住了公主,卻是力不從心,這次前來覲見皇后,長樂公主本來就沒有多帶宮女,這裡又不知因為什麼緣故,竟然沒有宮女內宦,唯一一個小太監又是年紀幼小,根本不可能攙扶公主,無奈之下,綠娥只得抬目向韋膺望去,雖然韋膺乃是男子,但他畢竟是公主的“未婚夫”,雖然綠娥知道公主另有所愛,可是總不能讓公主這樣昏迷倒地吧。

  韋膺略一遲疑,急步上前伸手相攙,道:“附近可有房間,讓公主在那裏休息一下,也好召太醫來診脈。”

  綠娥喜道:“多謝韋大人提醒,這裡是禦花園西側,旁邊是端妃娘娘的寢宮,拜託大人相助將公主送到那裏。”

  韋膺將公主抱起,道:“那麼就請綠娥姑娘帶路。”

  綠娥對那個小太監道:“你快些去稟報長孫貴妃,就說公主忽然暈倒了,請娘娘到端妃娘娘寢宮來接公主。”

  小太監連連答應,轉身跑開了。韋膺抱著長樂公主跟在綠娥的後面,綠娥雖然匆匆走著,卻始終留意身後,只見韋膺眼中閃過又憐又愛的神色,也不由心生同情,心想若是公主因此改變心意,倒也不錯。

  沒走多遠,綠娥可能是走的太匆忙,不小心一跤跌倒,不由捂住腳踝痛呼起來,韋膺焦急地道:“綠娥姑娘,你怎麼了?”

  綠娥苦笑道:“韋大人,奴婢怕是走不動了。”

  韋膺高呼道:“可有人在附近麼?”

  綠娥也喊了兩聲,可是最後綠娥只能無奈地道:“韋大人,勞煩你順著這條路向前不遠,就是端妃娘娘的住處。”韋膺猶豫地道:“後宮之中,我多有不便。”

  綠娥急道:“這都什麼時候了,您若還要顧慮,只怕公主病情加重。再說,您和公主尚有婚約,應該無妨的。”

  韋膺只得道:“綠姑娘請在這裡稍等,我這就讓人來援救姑娘。”說罷,繼續沿著小路向前,不一會兒,韋膺有些糊塗了,前面竟然出現兩條道路,自己該走哪一條呢,想了一想,他沿著左手那條小路向前走去。又過了片刻,前面出現一間宮殿。他欣喜得走上前,敲開宮門,卻只有一個老太監出來迎接,他驚慌地道:“這位大人怎會到此。”

  韋膺苦笑道:“我是韋膺,長樂公主突然昏倒,我想送她到端妃娘娘宮中,沒想到卻走錯了路。”

  那個太監誠惶誠恐地道:“這裡久已無人居住,請韋大人先送公主進來休息,老奴這就去叫人。”

  韋膺只得道:“煩勞你了,麻煩你去找人過來照料公主。”

  那個老太監離開之後,寂靜的宮殿之內只有韋膺和長樂公主兩人還在,看著躺在床榻之上,容顏蒼白的麗人,韋膺心中波瀾頓起,他本是名門之子,又是天資聰穎,得人敬重,可是長樂公主卻是固執的拒絕了他,想到這裡,他心中不由生出怒氣,可是目光一落到長樂公主身上,卻是變的溫柔和煦,雖然遺憾,可是長樂公主卻是讓他心中敬佩的女子。

  緊閉的殿門讓寢殿之內光線幽暗,不由令人生出曖昧的感覺。韋膺只覺得心緒加快,寢殿一角,香爐之內焚燒的香料氣味越來越濃厚,韋膺心中越來越覺得按耐不住,看向長樂公主的目光也多了幾分晦暗不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15-2-2009 13:18:49 | 顯示全部樓層
第二十三章 孰不可忍

  終於,韋膺走向長樂公主,剛剛走到公主身邊,突然外邊傳來急促的腳步聲,韋膺一驚,連忙退到一邊,這時,殿門被大力推開,長孫貴妃帶著十幾個宮女內宦闖了進來,看到殿中情景,長孫貴妃眼中閃過怒色,她也不說話,只是一揮手,一個太監走上前將殿角的香爐蓋上,幾個宮女走到榻前,將長樂公主扶起,然後一頂宮中使用的軟轎抬了進來,宮女們將公主扶到轎中,迅速抬走。韋膺一臉的迷糊,上前道:“娘娘終於來了,那位小公公已經稟告娘娘公主昏倒的事情了麼,娘娘可是看到綠娥姑娘才會想到臣可能走錯了路途。”

  長孫貴妃露出疑惑的神色道:“本宮得到通報,說是長樂遇到危險,因此急急趕來,想不到卻是韋大人不顧嫌疑,和長樂獨處殿中,正要責問于你,你如此說是什麼意思。”

  韋膺坦然將事情講了一遍,長孫貴妃面色數變,終於道:“原來如此,韋大人也是一片好心,只是長樂乃是孀居,多有不便,大人理應避嫌才是,周尚儀,你去把綠娥帶回翠鸞殿,韋大人還有旨意在身,還是快去辦事吧。”說罷長孫貴妃就要轉身離去。韋膺連忙道:“不知道臣是否可以前去問安?”

  長孫貴妃略一猶豫,可是想起哪爐宮中秘制有催情作用的熏香,終於冷冷道:“不必了,大人是外臣,理應避嫌。”

  望著遠去的長孫貴妃,韋膺只覺得渾身一片冰冷,他知道,他已經失去了夢寐以求的佳人。

  回到翠鸞殿,招了太醫前來診脈,說是公主急怒攻心,再加上身子虛弱,才會暈倒,長孫貴妃雖然有些奇怪,畢竟這一年多來,長樂公主身子還是不錯的,但是總算沒有大礙就好,可是她心中卻將竇皇后恨透了,自己好好的女兒,被她召去之後竟然成了這副模樣,怎不叫她心痛難忍。可是這口氣卻是出不得的,人家是皇后,太子又是她的親生兒子,自己有什麼法子呢。越想越是惱怒,這時,看到綠娥被周尚儀帶了回來,她大怒道:“綠娥,本宮如此信任你,讓你親自照顧公主起居,雖然因為你年紀輕,沒有讓你做尚儀,可是本宮自問待你不薄,你為何恩將仇報,構陷公主。”

  綠娥連叫冤枉,爭辯道:“奴婢並沒有此心,娘娘明察,實在是情況危急,韋大人也是皇上認可的駙馬,奴婢實在是沒有構陷公主的意思。”

  長孫貴妃怒道:“你還敢狡辯,不論韋膺是何等身份,你跟著公主這麼長時間,還不知道公主的心意,若是今日本宮晚去一步,只怕長樂名節受損,就是心不甘情不願,也只能嫁給韋膺,無論本宮和皇上如何心意,總是要長樂自己許可才行,你這賤婢,肆意妄為,若是損了長樂名節,就是你死上一千次,也難辭其咎,周尚儀,給我將這賤婢帶下去重重的打。”

  幾個太監將哭喊的綠娥拖了下去,周尚儀下去執刑,長孫貴妃疲倦的坐下,看看身邊的田尚宮,道:“綠娥這丫頭本宮素來寵愛,特意遣來伺候貞兒,想不到今日如此糊塗,本宮想明日就將她攆走,你說呢?”

  田尚宮神色一動,低聲道:“娘娘,綠娥跟著娘娘多年,又伺候公主這麼長時間,公主的心事她總是能夠知道一些的,如果攆了出去,只怕胡言亂語,有損公主清譽,今日之事,娘娘帶去的都是老成厚道的宮女太監,是斷斷不會出去胡說的,如今除了綠娥只有韋大人知道,奴婢想韋大人不會敢胡說,若是有流言蜚語,就是皇上也饒不了他,倒是綠娥,是絕對不能讓她出去亂說的。”

  長孫貴妃雖然心性慈和,可是深宮多年,又是貴妃之尊,哪不明白田尚宮所說有理,心下一狠,心道,為了長樂的名節,本宮也顧不得你是無辜還是有心了。她沒有說話,只是輕輕看了田尚宮一眼,田尚宮會意,出去對著正在監刑的周尚儀使了一個眼色,周尚儀心領神會,不過片刻,外面慘叫之聲猝然停止。周尚儀回來稟報道:“啟稟娘娘,綠娥受刑不過,已經身死。”

  長孫貴妃嘆息道:“將她好好安葬,對外就說是急病身亡,對她的家人也要好好撫恤。”

  田尚宮又道:“娘娘,這次報信有功的那個小太監小六子,也應該將他調到娘娘身邊服侍,免得他走漏風聲。”

  長孫貴妃神情一震,道:“這個孩子,虧得他了,若非他看見此事前來稟報,只怕,唉,長樂性子貞烈,若是醒來之後,恐怕寧可一死,以雪恥辱,也不會甘心下嫁的。你去安排吧,這個孩子既然如此聰慧忠心,就讓他留在長樂這邊,讓他留心,不能讓這些吃裏爬外的奴才害了長樂。”

  田尚宮笑道:“奴婢這就去辦,娘娘放心。”

  這時,一個宮女出來道:“娘娘,殿下醒了。”

  長孫貴妃連忙走進寢殿,只見長樂公主容顏慘澹,一看到她便淚如雨下,長孫貴妃心痛的上前,將長樂公主攬在懷中,道:“貞兒,你可是受了什麼委屈,快說給娘知道,若是有人對你無禮,娘就是拼了性命,也要替你報仇。”

  長樂公主苦了很久,這才止住哭聲,將事情說了一遍,長孫貴妃越聽越是氣怒,她知道那把扇子乃是女兒寄託相思之物,如今被人毀去,怪不得她悲憤暈倒,可是鳳儀門主就是皇上也不能將她怎樣,想來想去,長孫貴妃打定主意道:“貞兒放心,你二哥和她們誓不兩立,你總有報仇雪恨的一天,不過是把扇子,我讓雍王妃再送一把給你。”

  長樂公主泣道:“母妃,還是不要多事,江——他身體不好,若是聽了此事不免氣惱傷身,孩兒擔心的很,這件事情還是不要讓他知道的好。”

  長孫貴妃苦笑道:“你這孩子,總是為了別人著想,好,娘就不去告訴她們,不過你父皇那裏我可得去說一聲,總不能這樣委屈了你,就是不為你報仇,也不能讓你父皇再來迫你下嫁。”

  長樂公主抽噎道:“全憑母妃作主。”

  離開了翠鸞殿,長孫貴妃從憤怒中清醒過來,無論皇上如何寵愛長樂,畢竟竇皇后和鳳儀門主都是他們母女得罪不起的,若是自己想要去找回公道,只怕只是能讓皇上為難罷了,越想越是悲傷,長孫貴妃心想,至少也要讓皇上知道這件事情,她知道皇上這個時間應該在御書房處理政務,就匆匆趕去,得到允許之後,長孫貴妃踏入了御書房,可是一眼看到皇上身邊坐著紀貴妃,長孫貴妃心中就是一寒。

  李援看到長孫貴妃,笑道:“哎呀,今日愛妃怎麼也來了,正好,一會兒朕要請鳳儀門主晚膳,愛妃也一同去吧,你和門主也是舊識,也正好敘敘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15-2-2009 13:19:03 | 顯示全部樓層
 長孫貴妃滿腔憤怒化成冰霜,她知道李援是絕對不可能替自己作主了,只得強顏歡笑道:“臣妾是來稟報皇上,長樂突然病倒,臣妾想將長樂送到無塵庵暫時休養幾日。”

  李援大驚道:“朕前幾日見長樂還是容光煥發,怎麼今日竟會生病了,宣了太醫沒有?”

  長孫貴妃正要說話,紀貴妃卻開口道:“皇上,長樂身子一向柔弱,依臣妾之見,不如早為長樂完婚,也好衝衝喜。”

  李援聽了微微點頭道:“愛妃說得有理,長孫,你意下如何,長樂的婚事已經拖了很久,若是能衝衝喜也是好的。”

  長孫貴妃口氣冷淡地道:“皇上心意是好的,可是長樂性子固執,這樁婚事她一直不肯,只怕皇上這道旨意一下,長樂就會一病不起了,皇上若是想為長樂著想,還是讓她出口調養吧。”

  李援不是遲鈍的人,一看長孫貴妃敢怒不敢言的神情,再一聯想這幾日皇后和紀貴妃總在自己耳邊攛掇長樂的婚事,心中了然,長樂他素來寵愛,當初長樂遠嫁南楚,卻是無怨無尤,令李援至今心有愧意,如今自然是不願再強迫她,想到這裡,他不由心中生出惱怒,便道:“愛妃,你這就送長樂去暗中休養吧,傳我的旨意,讓柔藍去陪陪長樂,長樂素來喜愛那個孩子,也好寬寬她的心。”

  長孫貴妃大喜道:“多謝陛下,臣妾這就去送長樂出宮休養。”說罷轉身出了御書房,紀貴妃面色卻是有些不豫。李援看來他一眼,淡淡道:“長樂這孩子為大雍犧牲良多,朕只想她後半生過得如意,以後這樁婚事就不用提了,還是讓她自己作主吧,我想長樂不會做出不合禮法的事情的。”

  長樂公主雖然不希望江哲知道今日之事,可惜事與願違,我已經得知了詳細經過。說起來,在鳳儀門勢力極強的後宮,有幾個小太監敢去打擾鳳儀門佈下的局,小六子,原名柳傑,他就是小順子收的記名弟子之一。

  當初我想在皇宮之中安插幾個人,可是這件事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就難了,現在後宮的勢力打扮都掌握在太子和鳳儀門的手裏,若是這個密探泄了身份,那麼不僅我要被治罪,雍王殿下也脫不了干系,在我江哲為難之事和小順子商議之後,過了一個多月,小順子告訴了他已經辦完了這件事情,他的法子也很簡單,就是潛到皇宮的週邊,在幾處偏遠宮殿找了幾個資質尚可的小太監,小順子本就是這樣的出身,自然知道他們的苦楚,所以憑著自己的身份和武功很快就得到了他們的崇拜和認可,然後教給他們一些武功,這樣一來,他們就成了小順子的記名弟子,會了武功,再加上小順子時不時的點撥,他們就如同被雕琢過的璞玉一般大放光彩,很快,就能夠辦事了,這個法子雖然不是很好,有些後患,可是無可奈何之下,我也只能認同了,而在我得知皇上曾經和長樂商議過太子之事後,特意讓小順子安排他們小心留意公主的安危,所以他們才能夠在千鈞一髮之際請出長孫貴妃,救了公主。也因為這個緣故,我當晚就知道此事,雖然有些事情,小六子不可能目睹,可是卻也能猜測出來一部分。

  聽聞此事,我只覺得心口劇痛,吐血不止,嚇得小順子連忙召來醫士,直到半夜,我的病情才穩定下來,躺在床上,昏昏沉沉地想起當日飄香慘死之事,心中悲痛難忍,鳳儀門啊鳳儀門,當日你們害死我的飄香,今日又要加害公主,我若是不能剷除你們,死不瞑目。

  第二天醒過來,看見小順子自責的神情,他是在責怪自己不該將這件事情告訴我吧,其實我遲早會知道的。過了一會兒,雍王和石彧走了進來,滿臉關切之色,李贄焦急地問道:“隨雲,你怎麼會突然發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15-2-2009 13:19:16 | 顯示全部樓層
  我看著雍王的神色,他是這般焦急,讓我心中莫名感動,可是那是我心中最深的傷口,也是我的逆鱗,這件事情,我是絕對不願講出來的,只得微笑道:“讓殿下憂心了,哲不過是舊病復發罷了,只要休息幾日就會好的,不知道現在外面情形如何?”

  李贄憂慮地道:“隨雲不如好好休息,現在也沒有什麼急事。”

  我苦笑道:“恐怕是要耽擱幾日了,小侯爺的毒傷我雖然診治過,可是現在卻無力為他針灸,小順子,你用我教你的針法先替小侯爺針灸一次,這樣可以暫緩毒性,我昨日開的方子讓他連服七日,然後我再親自替他驅毒,這幾日,太子和鳳儀門應該忙著和齊王商議兵變的事情,殿下可要好好監視他們的行動,臣雖然舊病復發,可是應該不會有大礙,還請殿下放心,每日按時將情報送來,臣這段時間若是一鬆懈,只怕局勢就會無法控制,那樣就愧對了殿下待我的恩情了。”

  李贄無奈之下,只得道:“隨雲你要量力而行,子攸,你好好和隨雲商議,多替他分擔一些重擔,他的身子可不能有損啊。”

  石彧點頭道:“殿下放心,臣必定會鼎力協助隨雲行事。”

  在我養病這幾日,情報如同流水一樣傳來,自從齊王回京以來,太子的勢力可是全力以赴,齊王的軍隊開始暗中調動,看來齊王已經完全投入了太子一黨了,雖然覺得有些意外,可是很明顯的,鳳儀門還是準備兵變的,所以我們也就沒有放棄計劃。

  齊王的異動是瞞不過雍王和秦大將軍的,但是卻也無法阻止,因為齊王在長安附近的軍隊是用各種冠冕堂皇的名義來運動的,而且還看不出他們的目標,所以雍王和秦大將軍的軍隊都開始提高了戒備,長安附近,風雨欲來。

  寒園之內,身體漸漸好轉的我在替姜海濤針灸之後又是幾乎累得病倒,這次雍王可是不許我再耗費心力了,我幾次爭執之後也只能無奈地好好修養了,反正現在雍都附近的軍力佈置雍王一清二楚,我倒也能夠安心休養,反正若有急事,雍王也得來問我的。

  這一日,我正在房內看著前幾日蒐集到的孤本,董缺進來道:“公子,姜小侯爺前來求見。”

  我放下書卷,道:“怎麼,他已經可以下床了麼,果然是底子好,想不到這麼快就痊癒的差不多了。對了,那件事情怎麼樣?”

  董缺神色帶了一些譏諷道:“恐怕是隱瞞不住了,他可能是最近心情不好,這幾次霍氏回去都是形容憔悴,東宮侍讀劭彥劭大人已經起了疑心。”

  我淡淡一笑道:“既然如此,就讓這件事情結束吧,記著,最好是弄得沸沸颺颺。”

  董缺躬身行禮道:“屬下明白,還有一件事情,李爺方才從外面回來,又很匆忙地走了,說齊王似乎被控制住了。”

  我聽了一愣,轉而笑道:“怪不得這些日子齊王的手下這麼活躍,卻是沒有齊王一貫的狠辣老練的作風,原來是有人挾天子以令諸侯,罷了,這樣也好,到時候雷霆掃穴之時可以容易一些,等小順子回來,讓他來見我,跟他說我不會這麼容易死掉的,有什麼事情還是跟我說一聲,最多我讓他去處理,自己不費心思就是了。”

  說到這裡,我不由苦笑,現在雍王、小順子上下聯手,我幾乎看不到外面的情報了,雖然他們是為我好,可是我怎能放心呢?

  董缺躬身答應,轉身出去,片刻之後,姜海濤走了進來,雖然是毒傷初愈,可是他的面龐上已經有了健康的血色,步伐仍然輕浮,卻已經十分輕快。進來之後,他躬身施禮道:“海濤多謝江大人救命之恩,連累大人舊疾復發,海濤真是十分不安,因此特來問候。”

  我指了一指椅子道:“按理,小侯爺是殿下的血親,哲不應該受你的大禮,可是江某總算為你耗費了心力,受你的大禮也不算過分,小侯爺請坐,不知道有什麼事情想和江某商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15-2-2009 13:19:27 | 顯示全部樓層
第二十四章 萬事具備
  武威二十五年九月十四,帝下詔秋狩,變將起。

  ——《雍史·高祖本紀》

  姜海濤用崇敬的目光望著江哲,他可是很清楚這個人的分量,這些日子以來,他一直在客院養病,可是雍王妃常常來看望他,不免和他說了一些事情,而姜海濤最好奇的就是這個病弱的幾乎隨時都會沒命的青年。明明自己都要自身難保的樣子,卻是救了自己的性命,而且聽說表叔雍王對他可以說是言聽計從,所以姜海濤就用當面致謝的理由進了寒園。一進寒園,姜海濤便知道雍王果然對這位江大人十分重視,寒園守衛的森嚴,恐怕還要勝過雍王身邊的守衛。

  我微笑著看向這個少年,年紀不大,臉上帶著稚氣,一雙明晰的眼睛讓人可以立刻看穿他的心事,這樣一個明快的少年,令我不禁生出好感,可是疑惑也同時產生,身為東海侯獨子,怎麼可能會有這樣一雙眼睛。想了一想,我技巧地問道:“小侯爺乃是將門虎子,想來一定是深通水戰,今日前來不是要來借閱我收藏的《海洋圖志》的吧?”

  我這個問題卻是問得巧妙,《海洋圖志》對于尋常人來說只是一本深奧難懂的破書,但是對于擅長水戰和造船的姜氏來說,卻是萬金難求,這本書原本已經散失民間,但是在我狀元及第之前,卻無意中得到了半部殘本,對我來說,這種珍貴的孤本乃是萬金難求,在我入翰林院之後,從翰林院浩如煙海的典籍之中,收集到了部分殘篇,憑著自己的學識和博覽群書的基礎,我將這本書修繕完整,我將此書獻給南楚朝廷的時候,卻是無人重視,只是作為孤本送入了崇文殿。原本這本書也就如同被黃土掩埋的珠玉,再也沒有出頭之日。可是大雍再議和之時,雍王曾經要求南楚獻上典籍,這本《海洋圖志》也就因此重新回到我的手裏,對于這本書我有很深的感情,所以將它留了下來,不知怎麼,雍王手中有一本《海洋圖志》的孤本的消息不脛而走,而雍王將這本書賞賜給我的消息也被人得知,大雍有識之士還是不少的,曾有不少人希望一見,卻都因為我一向不見外客,無從著手,今日我用這個問題盤問姜海濤卻是其意甚深,若是那位敗走東海,因此自稱東海侯的姜永姜侯爺真如情報中所說那樣精通水戰,目光深遠,那麼這本《海洋圖志》焉能不被他提及,若是姜小侯爺知道此書,那麼說明姜永對這個愛子十分看重親近,那麼這個少年流露出的表象便是虛假的,若是他一點也不知道,除非是此子不堪造就,否則就是姜侯爺存心放縱愛子,可是我看這個少年純真無邪,資質上佳,宛若渾金璞玉,這兩個原因恐怕都讓我難以相信。

  姜海濤站起身興奮地道:“海洋圖志,我聽爹爹說過多次,爹爹還歎氣說,可惜不能親眼目睹。你真的肯借給我看麼?”他的神情振奮激昂,這是一個少年看到心愛之物的神情,卻是越發顯得胸無城府。我心中好奇,這位姜小侯爺是個怎樣的人呢,便道:“董缺,你去把我那本《海洋圖志》拿來。”

  片刻之後,那本我重新抄錄編撰的《海洋圖志》拿來了,我遞給姜海濤之後,笑道:“不過我不能白白借給你看,你每看完一篇之後,我要問你一些問題,你若答的好,我就允許你繼續看下去,若是答不出來,就不許你再看了。”

  姜海濤神色自若地道:“海濤雖然年幼,可是常年跟隨父親,有些事情雖然不甚了了,可是也能略知一二,只要江大人不要問得太難,海濤自信可以答出來。”

  我微微一笑道:“我自然不會故意為難你。”說著示意董缺將書拿出,放到書案上,姜海濤知道這種珍貴的書籍,自己是不能親自翻閱的,便興沖沖地搬了椅子坐到書案前,董缺站在一旁替他翻頁。

  他看完一篇之後,我尋了幾個問題問他,他果然是對答如流,有些問題雖然答得淺薄,可是以他的年紀來說已經是很突出了尤其令我驚訝的是,在我修繕這本書的時候,涉及到很多缺失的內容,雖然我補充上了從其他海事典籍中整理出來的內容,可是還是有很多不確定的地方,在那樣的地方,我都在旁注中標明了從何處得到這種見解,還有其他幾種見解和我最後的判斷,這些地方我故意問他,他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有些還明顯比我的論斷要正確一些。接下來幾天,我和他每日交相問難,其樂無窮。

  最後,我除了得到姜海濤乃是天生的水軍統帥之外,還得到一個結論,他是一個除了水之外什麼都不大關心的直性子人,若是駕船出海或者是水上作戰,他絕對是一個好將領,可是其他的事情,還是不用指望他了,想來姜永定然是又是欣慰又是苦惱吧。微微一笑,我寫了一封短柬讓董缺收藏起來,董缺慢吞吞的收了起來,這些日子,我給了他好幾張短柬,不過董缺倒是聰明人,一張也沒有看,也沒有問我到底要做什麼。

  這一天我正在花園中賞菊,雍王李贄來到我面前,沉聲道:“隨雲,現在局勢已經是一觸即發了。”

  我淡淡一笑道:“殿下請講。”

  李贄道:“父皇宣布,後日前往獵宮舉行秋狩,在京皇族都要參加,齊王上書告病,但是父皇卻要他抱病同行。”

  我若有所思地道:“看來皇上也是很小心的,不知道皇上為什麼舉行秋狩呢?”

  李贄歎了口氣道:“這幾日發生了很多瑣碎事情,真是一言難盡,本王原本以為不需要勞煩隨雲,可是現在看來,只得辛苦你了。”

  我正容道:“殿下對哲厚愛如此,若是哲不能在關鍵時候為殿下效力,豈不是辜負大恩,請殿下直言就是。”

  李贄歎了一口氣,給我講了這幾天的情形。

  自從九月初三我病倒之後,在我養病期間,齊王初時只是小動作不斷,但是雍王乃是軍略大家,沒有多久就發現,齊王的軍隊唯一的目的就是准備伏擊。

  今日李援下詔舉行秋狩,這次隨行禁軍兩萬人,由秦大將軍秦彝總領,其中隸屬于禁軍東營的共有一萬人,以秦青為正統領,兩位副統領黃廈、孫定分統五千人,禁軍南營五千人,由統領楊謙、副統領呼延久率領,禁軍北營五千人,正統領裴雲、副統領夏侯沅峰都會隨行。太子、雍王、齊王都奉詔同行,除此之外,竇皇後、紀貴妃、長孫貴妃、顏貴妃、長樂公主李貞、靖江公主李寒幽都會隨駕,在京中留守的是丞相韋觀和傷勢好轉的侍中鄭瑕,負責京中安全的是禁軍西營統領譚義,另外大臣隨駕不計其數,其中值得我注意的是魏國公程殊、齊王妃秦錚的父親中書侍郎秦無期、新入中書省不久的韋膺和太子少傅魯敬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15-2-2009 13:19:40 | 顯示全部樓層
 這還不算,皇上下詔這次雍王和齊王都只能帶百名近衛,秋狩期間,一切以軍令行事,撫遠大將軍秦彝就是統帥,看來皇上已經知道如今的緊張局勢了。

  齊王上書推辭隨行不果之後,齊王的軍隊就停止了行動,但是雍王判斷,這些軍隊只要一夜之間就可以急行百裏,可以在回京之路上伏擊皇上的聖駕,而且齊王調軍的理由都很充分。當然雍王也做了准備,可以隨時阻擊齊王的軍隊,只是這樣一來,必然會釀成大戰。

  但是令雍王和屬下將領幕僚不解的是,為什麼齊王會同意隨駕,這樣一來,絕對沒有人可以指揮齊王的軍隊進攻聖駕的。

  我看著手中的情報,也不由皺緊了眉,有這樣的結果我是能夠想到的。就在前日,雍王送了一封密信給秦大將軍,信上告知李寒幽身世可疑,雖然沒有顯示證據,可是李寒幽確實是自幼失散,後來被鳳儀門送回靖江王府的,這樣一來,至少也會讓秦大將軍生疑,有些事情,甯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效果我已經知道了,那封信一到大將軍府,程殊就被請了過去,然後秦勇也被召去,雖然不知道他們商議了什麼,可是秦勇已經趕赴秦大將軍軍中坐鎮,事實上,秋狩期間,秦彝所掌握的軍隊就在秦勇的控制之下。我原本就不指望他們相信,只是讓他們戒備罷了,這樣已經超出了我的預計。

  另外,就在昨天,東宮侍讀劭翰林的妻子霍氏懸梁自盡,然後一夜之間,太子逼奸臣妻,令其羞愧自盡的消息傳遍了全城,雖然只是街談巷議,可是和太子從前所為一對照,倒是人人都很相信,雖然皇上可能還不知道,可是秋狩之後,那是絕對瞞不過了,所以太子若是不能在秋狩期間逼宮,那麼恐怕被廢的命運已經難以改變。

  我歎了一口氣,太子雖然被我逼反了,可是為什麼鳳儀門的布置這麼古怪呢?

  我原本以為鳳儀門會安排齊王的軍隊突然闖入皇上行宮,畢竟兩萬禁軍太子和鳳儀門至少可以控制一部分,裏應外合突然襲擊,我應對的計劃是讓秦大將軍“及時”發現異常,然後設下圈套,那些齊王的軍隊一旦到了,有秦大將軍和雍王出面,無論齊王如何,我方都可以控制住局勢,然後在各派高手的配合下,一舉鏟除鳳儀門。可是現在卻不是這樣,最近的齊王軍隊也在秋狩地點兩百裏之外,而最近的秦大將軍的軍隊在百裏之內,雍王軍隊則也是兩百裏之外,那麼,我絕對不相信憑著鳳儀門主的門下弟子就可以謀反成功,而且鳳儀門主根本還在棲霞庵,沒有准備同往秋狩。在我預料中,鳳儀門主應該會隨駕的,可是現在卻是全然不同,我真的有些不知所措了,局勢會怎樣發展呢,鳳儀門主果然是非同反響啊。齊王的軍隊不比雍王的軍隊多,如果兩軍交戰,又沒有齊王在軍中,那麼是絕無可能成功的,現在禁軍有秦大將軍掌控,叛亂是不可能的,那麼鳳儀門憑著什麼造反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樓主| 發表於 15-2-2009 13:19:53 | 顯示全部樓層
  對于實際上的軍務,我可是不如雍王和那些將領的,反複商議之後,仍然得不到太子可以逼宮成功的可能,可是若是沒有成功的可能,他們是絕對不會進行的,最後,我們只得商議好,由長孫冀帶著雍王的軍隊隨時出擊,阻擊齊王的軍隊,荊遲、司馬雄隨行護駕,石彧等人在京中主持大局,慈真大師指派了五十名各派高手擔任雍王近衛,並且坦言是幾大門派的共同意思,而他自己則監視鳳儀門主,事實上,像他們這等級數的高手,彼此之間就是隔著幾裏路,也能察覺到對方的存在,所以,我們是不擔心他會跟丟鳳儀門主的,而小順子和董缺都隨我一同參加秋狩,雖然我病勢未曾痊愈,可是今次事關重大,我如何能夠不去。

  雖然現在只能靜觀其變,可是我還是讓小順子傳出我的命令,秘營全部運動起來,一定要可以隨時應對各種變化,這個我倒不擔心,他們都是隨機應變的好手,而且我還把雍王府的令牌給了他們,他們可以隨時得到支持,我緊握雙拳,一定要相信自己,就算是局勢突然有了變化,我也可以力挽狂瀾,更何況現在還看不到雍王和我的布局有什麼欠缺呢。

  棲霞庵中,鳳儀門主站在月光之下負手而立,在她身後,兩側站立著她的親信弟子,聞紫煙、蕭蘭、鳳非非、謝曉彤、燕無雙、李寒幽,除了梁婉已經瘋癲,淩羽負傷不在,秦錚難以脫身之外,所有人都到齊了,而在這些弟子的身後,站立著一共百名的女劍手,都是衣衫如雪,面色冰寒,她們就是鳳儀門主親自培養出來的鳳儀門的中堅力量,這些女子都是自幼被鳳儀門收養,她們所練習的太陰真經少了一部分關鍵,所以她們個個無情無欲,心冷如冰,在她們眼中,只有忠誠和殺戮。

  良久,鳳儀門主淡淡道:“秋狩期間,就是我們發動之時,此事務要成功,否則我鳳儀門就要萬劫不複。”

  聞紫煙寒聲道:“師尊放心,一切已經安排妥當,若是我們還不成功,那就是天命如此。”

  梵惠瑤冷冷道:“我從來不信什麼天命,紫煙,你記著,我雖然不能親自前往,可是你們務要精誠合作,寒幽,曉彤,皇上那邊的事情由你們負責,秦錚到時候會聽從你的命令,蕭蘭、非非,你們要負責配合太子清剿所有反抗勢力,紫煙、無雙,你們要負責圍殲雍王,本座還要對付那個多管閑事的慈真,就不能去支持你們了。”

  眾人單膝點地道:“弟子遵命。”

  梵惠瑤也不讓她們起身,又道:“還有一個人會配合你們,他是本座秘密所收的記名弟子。”

  隨著她的語聲,一個男子從房內走了出來,聞紫煙等人目光落到他沒有遮住的面容,都露出了驚訝的神色。

  梵惠瑤淡淡道:“他乃是鳳儀門的護法,這次,你們要多多聽從他的意見。”

  聞紫煙等人突然明白了很多從前不明白的事情,卻都沒有表現出來,只是恭謹的應聲。

  鳳儀門主看看迷茫的夜色,道:“縱然是雍王他們如何猜想,也不會想到本座的布局,哼,他們想迫使太子謀反,難道本座不知道麼,只有太子和魯敬忠才會相信李援確實准備廢黜太子,卻不知道,本座認識李援多年,對他的個性很了解,他雖然已經有了這個心意,卻還沒有下決心,不過這樣也好,李援若是動搖,必然會對我們不利,再說,太子謀反成功,也是後患無窮,以後更要依賴本門。你們聽著,事成之後,我鳳儀門就是大雍的幕後主宰,所以你們必要盡心竭力。”

  聞紫煙等人眼中都湧起強烈的野心,作為女子,她們即將完成無人能及的事業,還有什麼比這個更加讓她們自豪和驕傲的呢?

  齊王府內,重重簾幕之後,李顯神色慵懶的躺在軟榻之上,神色一片冷漠,秦錚神色有些不安的走過來,端來一碗參湯,道:“王爺,請用參湯,明日就要起程秋狩,您還是早些安歇吧。”

  李顯看著秦錚,嘲諷地笑道:“好啊,齊王妃,你很厲害,一碗藥就讓我手無縛雞之力,看來你對師門可是忠心不二啊,卻忘記了什麼是三從四德。”

  秦錚落淚道:“王爺,妾身實在是為了你好,從前妾身雖然是奉命接近殿下,可是妾身對王爺卻真的是一片真情,可是我是不能反抗師尊的,而且她們說得不錯,若是太子登基,王爺可以位極人臣,妾身和孩兒也可以安然無恙,若是雍王繼位,不僅妾身和孩兒性命難保,就是王爺你也是遲早會被雍王所害,若不是為了王爺,妾身甯死也不願傷害王爺。”

  李顯苦澀地一笑道:“我是不是也是口是心非呢,雖然責罵你,可是我竟然也希望你能成功,否則,真的是要一家人共上黃泉路了。”

  秦錚激動地道:“不會的,不會的,我們一定會成功的,師父絕不會失敗的。”

  李顯歎了口氣,心道,真的會這麼容易麼,他想起那張清瘦文弱的面龐。

  今夕何夕,不知道有多少人中宵難寐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Archiver|手機版|Nakuz.com |網站地圖

GMT+8, 3-5-2025 05:50 , Processed in 0.034882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